http://www.kblhh.cn 2009-04-30 14:31 來源:網絡
雖說在對市場的熟悉程度和基礎醫療器械市場占有率方面均不如本土企業,但不容否認的是,跨國醫療器械巨頭及其在華分支機構已經“讀懂”了新醫改。
第61屆醫博會上,跨國企業紛紛推出新產品,同時強化本土市場策略,加強擴展二三線城市市場。與此同時,佳能等傳統消費類電子企業,也正憑借自身在半導體制造和影像技術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加速進軍中國。
“外行”介入
“外企也非常重視中國的醫改,他們都在采取行動。”一位國內企業人士會前如是跟記者表示。
本屆醫博會,包括銳珂醫療、西門子等跨國醫療器械企業推出的新產品都更具針對性,而目標就是新醫改潛在的市場機會。
以光學起家的佳能,亦無法抗拒來自中國市場的誘惑。面對中國各級醫療市場的不同特點,以及多樣化的臨床應用需求,4月18日,佳能發布了新近研發成功的四款平板探測器,并首次在華推出了動態平板探測器。
佳能表示,本次推出的動態DR平板探測器在設計思路上充分考慮到復雜環境下的使用情況,而此次全新研發的平板探測器系列在熱插拔電纜、探測器把手設計上更顯人性化,真正實現了“無盲區”數字X射線攝影的臨床需求。
“在危險面前,佳能懂得如何去應對,在機會面前佳能也會抓住和利用。”佳能(中國)總裁小澤秀樹的一席話,道出了外資加快布局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原因所在。
在全球金融危機之下,國際主流醫療器械市場明顯萎縮,但中國卻因為新醫改的實施,市場反而迎來了新一輪的機遇期。
依照一些跨國公司的測算,2009年中央與地方財政將在醫療器械采購方面投入1000億元以上的資金,而這些也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推動力。
“2008年佳能(中國)醫療事業的銷售業績實現了100%的增長。未來幾年,佳能醫療將繼續向中國市場推出新產品,同時強化本土市場策略,加強擴展二三線城市市場。我們希望在2017年,佳能(中國)能完成‘10年10倍’的計劃,市場銷售規模達到100億美元。”小澤秀樹說。
適應低端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醫療市場發展迅猛,醫療器械行業的年增長率保持在14%左右。目前,有近2萬家城市醫院需要進行設備更新,多達30萬家農村醫院要進行設備添加。與此同時,新一輪的中國醫療體制改革方案出臺,再次催生了基層醫療市場的大幅擴容。
在這樣的背景下,外資在研讀新醫改后迅速做出了市場布局,而其中一個較為一致的行動就是深入基層。
以銳珂醫療為例,其已經與中國衛生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簽署了“農村醫療信息化試點項目”。依照這一項目,銳珂醫療將向寧夏農村基層醫院提供總價值為1000萬元的數字化遠程影像解決方案,協助當地開展試點。
與此同時,銳珂醫療還適時抓住了新醫改推進過程中中國醫療市場將加快由CR向DR過渡的階段性機會,在本屆醫博會上推出了其全球首款無線DR探測器。據悉,該款產品能將現有的CR“升級”為DR,旨在為支付不了DR高昂費用的縣級以上醫院提供更為經濟的解決方案。
“新醫改無疑將為業內帶來機會,我們也在積極解讀政策,同時也將配合政府,將新醫改的設想變成現實。”銳珂醫療大中華區總裁劉杰如是指出。
事實上,除了銳珂外,眾多跨國醫療器械公司都在加快常規產品高頻率的換代步伐,從而迎合中國基礎醫療市場的需求。一場因新醫改而誘發的爭奪醫械市場的“戰役”正在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