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3-25 15:55 來源:中國工業報
2009年的“兩會”已經結束。這幾天,筆者陸續接到多家企業的電話,詢問的主題都是同一個———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實施細則有沒有出臺?
目前,許多企業已經躍躍欲試,正在籌備有可能的項目申報工作。但由于沒有具體的發展方向,多數企業還停留在一個觀望的階段。有企業就籌備了好多個方案,隨時準備根據具體的措施來調整企業的發展方向。
2月4日,國務院已經審議并原則通過了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截至“兩會”召開時,這項調整振興規劃出臺整整一個月。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指出,要做強做大裝備制造業,落實自主研發重大裝備國內依托工程和政府采購制度,著力發展重大成套設備、高技術裝備和高技術產業所需裝備,提高裝備制造業集成創新和國產化水平。
根據預測,在“兩會”結束后的一段時間內,相關調整振興規劃的細則就將陸續出臺。“兩會”期間,裝備制造業內的“兩會”代表原本都帶來了相關的議案和提案,但最后大家都沒有明顯感覺到實施細節出臺的征兆,對于將出臺的各項細則的重點和方向也絲毫沒有頭緒。
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的話最能代表廣大裝備制造業企業的心聲,現在只有宏觀政策,卻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這種感覺就像是看著墻上掛著一塊肉,看得到卻吃不著。
目前,整個裝備制造業還未走出低谷。國際市場變幻莫測,諸多機電產品的出口受到影響;內需拉動的持續性也是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行業的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正因為此,部分企業到現在都不能比較明確地給出2009年的發展目標。
正如玉柴董事長晏平所說,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經歷過多次金融危機,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比較強。但中國企業還在摸著石頭過河。
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性遠不是一個企業有能力單獨抵御的,連經濟實力最強的美國也以聯邦政府的名義出臺救市措施。目前,中國的整體經濟實力還沒有那么雄厚,企業的自我發展能力也非常有限,此時,政府更有責任和義務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和生存環境。
盡早出臺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的具體實施細則是當務之急。自主創新、首臺首套、配套件等這些在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中特別明確的方面都應該盡快明確發展方向和政策、資金支持力度,這將為企業制訂下一步發展規劃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