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3-10 09:46 來源:國家電網報
編者語:路耀華委員一直對電力行業十分關注。特別是近年來,他到全國各地調研考察電力工業發展情況,形成了諸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他認為,電力工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戰略上要堅持科學規劃,在戰術上則要走合理優化之路,不斷推動產業升級。
風電產業不能“一陣風”
記者:2008年我國風電裝機達1324萬千瓦,有五個省(自治區)裝機超過百萬千瓦。您對此如何評價?
路耀華:《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10年我國風電裝機達到500萬千瓦。按當前速度,我估算2012年將達到約3000萬千瓦。
發展風電,需解決大規模風電場并網運行、電力送出、對電網調度運行的影響、設備生產本地化及經濟性等問題。為促進風電健康發展,我建議,要制定中長期規劃,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滿足市場需求有機結合,不能一哄而上;要建立可再生能源基金,為風電大規模發展提供充足的項目儲備和翔實的基礎資料;要大力推進風電機組國產化進程;制定進一步鼓勵風電發展的財政、稅收、信貸和電價政策。
火電建設防止忽冷忽熱大起大落
記者: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電力消費需求減弱,許多企業對投資建設電源項目尤其是火電項目的意愿下降。您如何看待這種情況?
路耀華:我相信,隨著擴大內需等一系列措施見效,以及國際經濟回暖,我國經濟仍會較快發展。電力工業適度超前、平穩發展,是確保這一目標實現的前提。在這一過程中,切忌火電建設“忽冷忽熱、大起大落”。要看到,火電在我國電源結構中將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但其可持續發展面臨資源和環境的巨大挑戰。
當前,應抓住調整期繼續加大火電機組“上大壓小”力度,努力實現火電結構調整、優化發展;要積極推廣應用超(超)臨界機組,增效減排;要推動研發和應用大型循環流化床(CFB)機組,實現資源綜合利用;進一步推動熱電聯產工程、大型空冷機組建設,節約資源;積極推進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C)發電等新技術的開發和工程應用,加快火電技術升級。
核電也要走市場化道路
記者:核電是我國落實節能減排和調整電力結構的有效手段,政府已制定了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的方針。您對核電發展持何種觀點?
路耀華:近期,我國核電開工規模逐步擴大,2008年核準項目規模達到14臺百萬千瓦級機組,2020年的規劃勢必有進一步突破。
我國常規電源建設現已全面進入市場化。但核電建設市場發育還不完善,設備設計和制造分離,合格的建設運營商數量不能滿足核電建設規模要求,健康有序的建設市場競爭局面尚未形成。我認為,核電要大發展,必須走市場化道路。應鼓勵有實力的國有大型發電集團進入核電領域;在核電工程建設方面培育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服務體系,促進行業協同發展;要積極探索建立核電機組運營社會化配套服務體系;在國家層面則應推動第三代核電技術和核電資源的共享。
應把電網建設放在電力工業發展的優先位置
記者:近年來,我國電力工業中,火電、水電、核電、風電等電源建設呈突破性發展態勢。您如何評價電網發展呢?
路耀華:我國曾長期處于經濟高速增長、電力短缺的狀態,近期電源建設相對超前,但是電網投入明顯不足。建國以來,我國電網累計投資占電力總投資的比例僅為3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50%以上的水平。
我認為應該把電網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特別是在金融危機蔓延、經濟形勢下滑、電力需求低迷、電源建設趨緩的背景下,優先進行電網建設,具有拉動內需,優化電力工業結構,促進電網發展與電源匹配,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意義。要利用難得的機遇,加大電網建設投資力度,重點實施跨區、跨省聯網和重點送端、受端電網建設以及城農網改造和完善等重點工程。
加快建設特高壓“電力高速公路”
記者:我國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已經成功投運,您對此有何評價?
路耀華: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于1月6日成功投運,這標志著我國在特高壓技術領域已經取得了領先位置。這既是國家電網公司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創新發展一系列指示的具體行動,也是對世界電力工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特高壓有長距離、大容量、低損耗輸送電力的優勢,也有節約通道、減少土地占用等好處。據我所知,黑龍江省目前有南送遼寧等省的8條線路,但只能輸送300萬千瓦電力。如果建一條特高壓線路,就可輸送500萬千瓦電力,而且節約大量土地,所以應該加快建設特高壓“電力高速公路”。
記者:2月3日召開的國家能源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大力優化能源結構”。您認為這對電力工業有何指導意義?
路耀華: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后,隨著能源開發重點進一步西移和北移,能源的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輸送成為必然。解決煤電油運緊張的矛盾,需要徹底轉變電力發展方式,優化輸送方式和電源布局,不斷提高輸電在我國各種能源輸送方式中所占的比重。
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成功投運,將進一步驗證特高壓輸電的諸多優點。實施“一特四大”戰略,加大電網建設力度,形成“電力高速公路”,能促進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約化開發。
我建議,當前要抓緊制定“一特四大”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戰略目標、項目安排和配套政策,形成中央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市場導向、企業運作、綜合開發的發展思路,要將電網規劃納入國家能源發展規劃,在制定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時,同步規劃特高壓建設和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規劃。要加強和改善能源領域宏觀調控,改變“跑馬圈地”無序建設的現狀,淘汰小煤礦、小火電等落后生產能力,優化電力布局和電源結構。
記者:能否用一句話來總結您對電力工業區發展的意見?
路耀華:我認為,“規劃”與“優化”應是電力工業發展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