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2-16 14:55 來源:中國工業報
2008年,電力行業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下,積極應對并千方百計保生產、保供電,較好地保障了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對電力需求,圓滿地完成了奧運、抗災保電等任務。據統計,去年全國范圍內電力生產和消費增速明顯回落,全年供需表現為前緊后松的特點。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有關分析指出,2009年有可能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全年用電需求將呈現明顯的前低后高態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永干預計,2009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在5%左右。
去年電力供需形勢變動劇烈
根據中電聯統計分析,2008年電力供需總體呈現前期偏緊、后期富余的態勢。王永干指出,2008年,嚴重災害和電煤供應緊張是造成電力供需緊張的最主要原因。與此同時,受金融危機影響范圍擴大和影響程度加深等因素影響,2008年電力消費增速出現逐月放緩的總趨勢,四季度甚至出現負增長。2008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4268億千瓦時,增長5.23%;全國電力消費彈性系數為0.58,是自2000年以來首次小于1。
統計顯示,2008年全國工業用電量254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5%,工業用電增長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為52.71%,比上年降低27.93個百分點。總體態勢是,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對輕工業影響時間早,對重工業影響程度深,時間稍晚。
王永干指出,有色、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用電放緩,是導致全年全社會用電增幅放緩的主要因素。從2008年4月份開始,重點行業用電增速逐步回落,8月份以后由于重點行業企業停、限產導致其用電增速開始放緩。當前電力行業經營處于歷史最困難的時期,火電行業首次出現全行業虧損。
2008年以來,以電煤為主的一次能源價格持續快速上漲、連續加息引起財務費用增加等多種原因,加上市場需求迅速減緩,導致電力企業特別是火電企業利潤水平大幅下降,全行業經營情況持續惡化。根據國家統計局企業效益數據,2008年1~11月,電力行業利潤總額280億元,同比下降82.29%。2008年各時段的利潤總額呈遞減趨勢,利潤總額增長率呈下降趨勢。各子行業利潤情況差異較大,火電行業整體虧損、電力供應業利潤大幅下滑是行業利潤大幅下滑的最主要原因。由于煤價大幅上漲,加上發電量增速放緩,導致火電行業虧損面比上年同期提高27.26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為-392億元,同比下降164.87%。
今年電力供應能力相對充足
王永干說,國際環境惡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愈加明顯,在工業領域尤為突出,因此2009年可能是2000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他指出,在國家出臺拉動投資措施后,電力企業已經積極行動起來,確保國家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各項措施在行業落實到位。
他預計,全年電力投資將在6500億元左右。其中,電源投資在3000億元左右;水電、核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投資比例,特別是核電投資比例將繼續提高;電網投資規模繼續擴大,全年電網投資(包括各類技改投資)預計在3500億元左右。
據預計,2009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設備容量8000萬千瓦左右,全年全國關停小火電機組容量力爭超過1300萬千瓦。到2009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在8.6億千瓦左右。相對于電力需求,2009年的電力供應能力充足。
適度控制一般火電項目建設
王永干指出,在解決好移民、環保等問題的前提下,金沙江中下游、雅礱江、大渡河等水電建設步伐在2009年將加快。同時,2009年仍將是水電投產高峰期,全年將有一批大中型水電機組(包括抽水蓄能)集中投產。國家有關部門將在控制總建設規模的前提下,適度控制一般火電項目建設,主要支持熱電聯產、大型煤電基地等項目建設。而新投產火電機組中,80%以上為30萬千瓦以上機組。2009年,我國還將積極推進甘肅、內蒙古等大型風電基地建設,并繼續適度發展生物質發電,盡快開工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和廣東臺山等一批核電項目。
電網建設方面,2009年國家將繼續支持增強電網抗災能力建設,重點支持青藏聯網和中西部地區縣級以上城市電網改造,繼續推進皖電東送、川電東送、葛滬直流改造、西南水電送出、寧東和呼倫貝爾、錫盟煤電外送等工程建設。適當啟動新疆聯網工程,配套建設大型風電基地送出輸變電工程。在海南聯網一期工程預計2009年投產基礎上,積極推進該工程的二期建設。
二季度末電力需求有望恢復增長
王永干指出,2009年一季度甚至二季度將是電力增長最困難的時期,上半年仍有可能持續出現負增長,全年呈現明顯的前低后高態勢;預計到二季度末期,在部分地區(例如華北、華東)相對上年同期有可能出現一定恢復;進入三季度后,各地區特別是華北、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電力需求量可能會陸續出現正增長,并逐步帶動或影響中部、西部地區,進入四季度后將有一定的用電增長。據預測,2009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在5%左右,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在4500小時左右,其中火電在4700小時左右。
與此同時,2009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將繼續延續2008年下半年供大于求態勢。其中,華東、南方電網供需平衡,華北、華中、東北、西北電網電力富余。受煤電矛盾、來水、氣候等不確定性因素,以及個別發達地區電網卡脖子等問題影響,個別省份在電力負荷高峰時段仍可能存在少量電力供需缺口,需要進一步加強需求側管理加以調節。
電力仍需適度超前發展
王永干指出,2008年12月份各項經濟和電力數據與11月份相比有企穩的跡象,但近幾個月如何發展還需要深入分析、觀察和研究。
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借鑒長期缺電的歷史教訓,在當前規劃或安排投資項目時,繼續加大水電、核電項目審批力度,促其盡快開工,確保電力適度超前發展。
同時,建議將電力項目納入國家擴大投資、確保經濟平穩發展的計劃中,重點支持和帶動農村、西部地區和重要城市電力發展;建議電力企業積極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措施,配合國家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的目標,在做好規劃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積極配合政府合理做好電力項目投資計劃與實施,確保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在電力行業落到實處;建議電力企業更加注重調整結構和節能減排,促進電力行業科學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當前因電煤產量和價格引起的市場煤、計劃電的深層次矛盾更加突出。2009年煤炭產運需銜接會上,煤、電企業分歧仍較大。從去年12月份起,部分煤炭企業開始限產保價并出現停止供煤的情況,電力企業在巨額虧損面前也受制于價格因素無力購煤,導致電廠存煤持續下降。如果煤、電雙方矛盾因為價格的巨大分歧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加上國家保增長措施效果顯現后工業生產逐步恢復拉動電力需求上升,極有可能再次出現較大面積缺煤停機的情況,極大影響處于恢復期的經濟運行。
王永干指出,目前火電企業巨額虧損和電網企業的利潤大幅下降基本屬于政策性虧損。積累的電價矛盾較多,一時不能全部解決。在保證電網、電源發展的同時,針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造成的政策性虧損,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通過經濟、財稅、信貸等措施予以彌補。
而針對積累的電價矛盾,應抓住國家深化能源資源價格改革的時機,適時疏導電力價格矛盾,繼續堅持煤電價格聯動原則,幫助解決電力企業經營困難;盡快理順并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企業要進一步加強資金管理,控制負債規模在合理水平,加強電費清欠回收力度,注重資金安全。
需求放緩是轉變發展方式良機
2008年電煤供需形勢的劇烈變化對電力企業帶來了深遠影響,造成發電企業大面積虧損、資金鏈瀕臨斷裂,電網企業經營形勢嚴峻,電力企業負債率上升甚至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
王永干指出,電廠庫存的快速減少非常不利于電力的生產、供應和經濟平穩運行。他強調,要正視煤炭企業這兩年利潤的大幅增長、電力企業大面積虧損的現實,在電價疏導不能到位的情況下,電煤價格應該降到一個合理水平,不能高于去年訂貨會合同價格,以化解電力經營風險和扭虧增盈。要繼續加大整頓流通環節力度,長期關注并解決煤質問題。
王永干指出,電力行業要抓住需求放緩的有利時機,加快轉變電力發展方式,著力調整優化電力結構。
在具體做法上,王永干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抓緊組織研究制定電力發展“十二五”規劃,充分發揮規劃對行業發展的引導作用。
同時,繼續加快電網建設,繼續推進跨區、跨省電網建設,加快城市農村配電網建設與改造,統籌各級電網協調發展,進一步提高電網優化配置能力。繼續推進電源結構調整,優化發展火電,深入推進小火電關停或改造工作,在負荷地區可以通過技改途徑將小火電改造成熱電聯產機組,提高經濟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做好風電發展專項規劃,大風電場建設和并網接入要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籌中央和地方審批項目之間的銜接關系。豐富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建議研究加快核電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問題,拓展核電投資主體,確保核電運行安全。
相關報道: 風電核電將領跑新能源發電
[page_break]
國元證券常格非
國家能源工作會議日前召開,其重要議題之一是加快電力工業結構調整。會議提出,要抓住電力需求放緩的機遇,大力調整電力結構,加強企業管理和積極推進改革。今年我國核電、風電等新能源建設步伐將大大加快。
另外,要建立能源信息系統,加強戰略和規劃,編制“十二五”能源規劃,加快研究出臺石油天然氣、電力、可再生能源、煤層氣等產業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能源產品與技術標準。
由于我國在風電以及核電領域具有一定的技術及資源優勢,因此這兩塊新能源發電將成為我國未來電力發展的重要方向。業內人士認為,風電、核電在我國廣泛運用的時代即將到來。
風力發電前景廣闊
風電作為無污染的新電源形式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2000年全球風電裝機容量還不到2萬兆瓦,2007年全球裝機容量已突破9萬兆瓦。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的統計,全球風力發電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過去10年平均年增長率達到28%,每年在該領域的投資額達到180億歐元。
我國有著很好的風力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和西部地區,因此這兩個地區今后將成為我國重要的海上和陸上風電場。
制約風電大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風力發電上網電價的確定。國外風電價格通常采用的是強制入網價格和固定電價收購政策。一些國家在初期制定較高的保護電價以激勵產業發展,形成較大規模的風電設備制造能力,再通過逐年遞減最低保護電價,促使設備制造商努力降低成本。
目前,我國風電上網電價還是普遍高于火電的上網電價,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風電的發展。如果國家相關部門能夠借助目前提倡發展新能源的契機,在一定范圍內給予風電一定補貼,加上風電技術的不斷改進帶來的成本降低,必將使風電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利用。
核電已進入高速發展期
在這次國家刺激經濟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中,核電成為其中引人矚目的一塊。由于核電建設將帶動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更多設備提供商將從中受益。國家新能源規劃和我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爭取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最近相關信息表明有可能將修訂后的裝機容量目標提高到7000萬千瓦。另外,未來三年內我國將開建8個核電站、16臺核電機組,裝機容量在1000萬千瓦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已經進入核電高速發展時期。
在4萬億元的投資帶動下,我國有約15座核電已在擬建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核電技術自主化率的提高,我國核電站已經從以往的建立在海邊為主轉向內陸省份,其中湖南、湖北等都將建設百萬千瓦級的機組。
目前,核電上網電價基本上在0.45元左右,略高于火電和水電,但明顯低于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因此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能力。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新機組的不斷投產,核電技術國產化率的不斷提高,建設運行成本的降低將進一步降低核電的上網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