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2-06 11: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者語:2009年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會議認為,紡織工業是我國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在繁榮市場、擴大出口、吸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會議決定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
繼鋼鐵、汽車兩大產業振興規劃率先通過國務院審議后,海外依存度高達三成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業的調整振興規劃亦于4日原則上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審議。這無疑給中國紡織行業帶來一絲暖意。
眾所周知,紡織業是中國國內制造業中吸納勞動力最多的一個部門,就業人數高達二千萬人左右。而中國紡織業又在此次猛烈的金融風暴中深受其害。迄今十年來,一路高歌猛進的中國紡織業首度出現負增長。
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二00八年紡織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約一成,增幅同比回落六點二個百分點。另據商務部的統計表明,二00八年以來中國紡織品出口增速出現下滑,全年累計出口增幅較上年下降十點七個百分點,預計二00九年中國紡織品整體出口增速仍將繼續放緩。
此次推出的紡織業振興規劃主圍繞五個層面展開,即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區域布局;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其中,最受關注的則是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百分之十四提高至百分之十五。而即使僅提高百分之一,新的出口退稅率也可為中國紡織企業增加數十億的利潤。
以杉杉集團為代表的一些紡企紛紛表示,紡織業的振興規劃出臺將對整個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對出口型紡企帶來重大利好。振興規劃中的加大對紡企的財稅支持力度可為相關企業減負,并緩解目前企業面臨的困境。同時,振興規劃也預示著,未來紡織行業將著重向高技術發展。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紡織業振興規劃的出臺可看作是力度不小的利好政策,但政策落實需要三到六個月,不會立竿見影。而且,由于紡織業下游為中國國內消費市場和出口市場,很難像汽車、鋼鐵一樣較為直接地受到投資的拉動。
此外,中國紡織行業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由來已久,金融危機使之加劇。二00八年中國紡織業出口增速約為百分之七,而前幾年都保持在三成左右的高增速。此間專家認為,在全球需求萎縮的大背景下,上述政策很難直接刺激擴大出口。中國紡織出口企業的主要競爭對手不在國外,而是在本土。出口退稅即使提升,恐也難阻止紡織業出口增速的下降。金融危機促使紡織業更快地進入產業升級的通道,重視創新技術,積極拓展新市場。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孫瑞哲副會長指出,中國紡織行業若想真正破繭化蝶,就必須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業內人士強調,從長遠看,振興紡織產業不失為促進產業升級、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一招好棋。特別是,政府從已出臺的鋼鐵和汽車規劃在“振興”之前又加上“調整”二字,意味猶為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