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11-24 15:23 來源:網絡
優勢對接
在國家巨額投資名錄上,以污水垃圾處理、流域水污染防治、節能減排為重點的生態建設位列重要地位,作為武漢城市圈“兩型”綜改區的龍頭,“兩型”將是重要的引資招牌。
“這些內容,恰恰是武漢環保產業的強項。”武漢市環保產業協會會長袁新會對新機遇充滿信心。近年,武漢涌現出凱迪、天澄、都市環保等一批產值過億的國內領跑企業和40多家科工貿總收入過千萬的環保企業,武漢的大氣水污染防治、工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消除“白色污染”等產業集群研發水平、工程能力穩居全國前列。武漢,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環保產業基地之一。
13日,環保部透露今后3年將籌資1萬億,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節能節水節材等新興產業。“太陽能產業也是武漢的一塊‘牌’。”以日新科技、珈偉光電、銀泰科技等企業為骨干,武漢在太陽能硅材料、系統集成和工程應用等方面已初具規模,該市將形成全國少有的、相對完整的光伏產業鏈。袁新會興奮地說:“正可以優勢對接!”
抱團搶抓
優勢并不等于特權。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環顧國內同樣出色的對手,武漢的對策是抱團出戰。
據了解,國家投資中將有120億元用于水污染的治理及循環經濟建設。武漢市經委負責人介紹,青山、東西湖兩個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和區域內眾多河流,都是“吸金”項目,武漢將組織凱迪水務、都市環保、中鋼安環院等水處理龍頭企業,集中項目及技術優勢,合力取勝。
這些企業還將到省外搶項目,首戰很可能是廣西——未來三年,僅南寧就將建設10處污水處理設施。據分析,中央投資到位后,偏遠地區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力度將加大,江城環保企業將獲得全國性機遇。
面對另一個投資重點“節能減排”,武漢一些環保企業預測:巨資將力促減排邁向高標準,控污減排的“觸角”將涉及目前尚無排放標準的領域,諸如氨、氮等污染物的排放標準,有望在近期出臺。
瞄準新的商機,武漢欲以科夢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集中同類企業,在國內率先打造氨氮污水處理中心。科夢公司的除氨技術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公司的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均在同行中遙遙領先。“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有備而來,出奇制勝。”武漢市經委工業發展處處長唐超笑言。
挖掘商機
“拉動內需的‘國十條’中,環保產業看似只占一席之地,其實不然。”武漢市環保產業協會一位專家指出:大多數項目都與環保產業有關。
在“兩型社會”的建設背景下,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設,自然離不開建筑節能產品。目前,武漢多家環保企業主攻建筑節能,生產的防水、隔熱涂料和墻體材料行銷國內外。“國十條”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留出了一定份額,對接農村新能源的利用、飲用水安全等工程,環保企業都能有所作為。據了解,目前凱迪電力(6.10,0.55,9.91%,吧)環保有限公司正著手開發太陽能柴油,該項目成功后,將為新能源的利用開辟新渠道。
此次中央投入巨資,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是最大看點之一,通過為這些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保企業也能分一杯羹。據介紹,目前江城以鐵四院、中冶南方工程技術公司、武環科技有限公司等為首的企業,都擁有環境影響評價的最高等級資質,其綜合業務能力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