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11-04 14:51 來源:中國工業報
中國航空工業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在原來極其薄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中國航空工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在自主研制方面,大型客機重大科技專項研制工作已經全面啟動,目前正在進行技術方案論證和可行性研究,進展較為順利;作為國家“十五”重點高技術項目之一的ARJ21新支線飛機,已經完成了原型機試制和主要地面試驗,將于近期實現首飛,轉入試飛取證階段;最新改進的新舟600型飛機也已于10月首飛成功;海鷗300水陸兩用輕型飛機、農五B型農用飛機、運十二F多用途飛機正在研制中,將于2010年左右面市。航空工業現已逐步形成渦扇支線客機、渦槳支線飛機、中型貨運飛機、小型直升機、中型直升機、大型直升機、客貨混裝多用途飛機、農林專用飛機、小型通用飛機、教練機等十大自主產品系列。
在國際合作研制和生產方面,中法聯合研制的先進中型多用途Z15型直升機,將于今年年底交付首架機身,預計明年可以實現首飛;與空客公司合作的A320飛機總裝生產線在天津建成,現已開始進入大部件總裝,預計明年可以實現首架交付;與巴西合資組裝的ERJ145飛機、與意大利合資組裝的CA109直升機、與法國合作研制的HC120直升機、與俄羅斯合作研制的初級教練機等項目進展順利。民用航空零部件轉包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預計到2010年轉包生產總額可達到10億美元。
在關鍵技術研究方面,突破了超臨界機翼、大型壁鈑噴丸成型、長壽命結構、大型復合材料構件等一批關鍵技術,這些重大民用飛機科研成果,為中國的民用飛機研制提供了較好的技術支撐,技術儲備和技術基礎得到進一步增強。
在能力建設方面,我們堅持軍民結合,統籌規劃,通過幾年的建設,基本形成支線飛機、中小型直升機和通用飛機的設計、試驗和生產條件,可以滿足型號研制需要。大型客機的研制能力也正在逐步建設之中。
在市場開發方面,ARJ21新支線飛機已獲得國內外208架訂單;新舟60支線飛機,已經獲得136架訂單,國內用戶訂購的首架新舟60飛機已交付用戶使用;運12系列多用途飛機,累計銷售100多架;小鷹500教練/通用飛機,獲得30架訂單,150架意向訂貨;與巴西合作生產的ERJ145飛機進展順利,獲得66架訂單,已經交付13架。
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一是為發展中國大型客機和噴氣支線飛機,經國務院批準,于今年5月正式成立了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二是為了適應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需要,將中航第一、中航第二集團公司按專業化整合,重組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三是大力推進國有航空工業企業股份制改造,形成了以西飛國際、哈飛航空、洪都航空等為代表的一批公眾上市公司;四是以重大項目為引導,探索和實踐面向全球招標和國內聯合研制、國際風險合作研制以及中外合資合作研制生產等模式,逐步實現與國際航空工業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