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11-04 14:49 來源:中國工業報
11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在出席2008中國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時指出,未來幾年,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和改革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今后幾年,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和目標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積極拓展重點民用航空產品。要按照安全、經濟、舒適和環保的要求,面向市場,研制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型客機。繼續抓緊ARJ21新支線飛機研制,計劃2009年取得中國適航當局適航證并進入市場。同時,啟動加長型和公務型研制,實現系列化。抓緊立項研制新舟700渦槳支線飛機,爭取“十二五”投放市場。繼續支持新舟60飛機系列化,創建精品工程。積極推進中法合作研制的先進中型多用途直升機項目,預計2009年實現首飛,2011年取得歐洲適航證,2012年取得中國適航證。根據市場需要,立項研制大型滅火/水上救援飛機、水上飛機、農林飛機、公務機、低成本通用飛機等,爭取在2010年前后推向市場。
在發動機和機載設備方面,為滿足大型客機的需要,首先完成大涵道比發動機驗證機研制和試驗,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完成發動機研制并適航取證,最終實現系列化,形成產業化能力;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積極推進機載設備的國際合作,努力推進機載系統和設備的適航取證,提高產品可靠性,降低成本,逐步滿足國內民用飛機研制和生產需要。
第二,不斷加強科研生產能力建設。重點建設高水平的大型飛機、支線飛機、直升機、通用飛機以及航空發動機、綜合航電系統、綜合機電系統、傳動系統等研發平臺,為型號發展提供支撐。圍繞大型飛機和民用飛機等需求,補充建設大尺寸試驗風洞等重大基礎設施和適航試驗驗證設施。在充分依托和利用現有航空工業基礎上,統籌規劃、協調發展,不斷加強大型飛機以及民用航空研制生產能力建設。
第三,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根據大型飛機、支線飛機、民用直升機、通用飛機和特種民用飛機發展需要,組織開展相關技術研究。同時,充分利用國際合作和轉包生產,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和開展相關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再創新;進一步搞好航空推進技術驗證計劃(APTD計劃),基本建成航空發動機設計體系,建成幾個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驗證平臺。同時,積極推進航空制造業數字化工程,以飛機制造數字化工程為先導,逐步向航空發動機和機載系統等領域推進,最終形成數字化生產方式,增強應變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
第四,在民用航空產業化方面,一要加快民用飛機新機型的研制開發和現有機型的改進改型,加大市場開發和銷售力度,建立完善的客戶支援系統,爭取實現年均銷售飛機100架。鼓勵企業與國際著名航空工業公司合作開發新項目,鼓勵企業盡可能參與并努力擴大飛機、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等國際新主流機型的合作開發,鼓勵企業合資合作生產或引進航空零部件生產。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培訓、使用、維護、服務和基礎設施等體系建設,為迎接通用航空發展高潮做好準備。二要加大航空產品出口的支持力度,鼓勵自主研制和聯合研制出口型民用航空產品,重點做好ARJ21新支線飛機、新舟60飛機、運十二系列飛機、H425直升機等主流機型的出口銷售。三要擴大民用航空零部件轉包生產規模,進一步做好A320飛機、ERJ145飛機、HC120直升機和CA109直升機等合資總裝項目,進一步擴大飛機部件、發動機零部件和機載設備的轉包生產,爭取建設并形成飛機機頭、飛機機身和尾段、發動機部件、復合材料部件等專業化生產線。四要大力發展航空維修業。以自主研制的支線飛機、通用飛機、直升機投入市場運營為契機,逐步建立起自主的民用航空維修服務體系。記者:龔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