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10-31 16:32 來源:網易科技
編者語:全球金融危機可能向經濟危機轉化的負面影響客觀存在,盡管中國金融穩定,經濟運行平穩,但中國制造業因金融危機而受到的傷害仍難以抹平。 如今中國制造業轉型是唯一的出路,制造企業必須改變策略,打開海外市場,走品牌策略,這樣勢必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新的生機。
全球金融危機可能向經濟危機轉化的負面影響客觀存在,盡管中國金融穩定,經濟運行平穩,但中國制造業因金融危機而受到的傷害仍難以抹平。
華爾街金融風暴,對于中國而言,當前國內企業面臨困境,在美元繼續貶值的情況下,石油、黃金作為“硬通貨”仍將水漲船高,而人民幣的匯率會逐步提升的“內外交困”情況下,國內制造業轉型的壓力最大,前些年低通脹高增長的“黃金期”一去不返。
此外,外貿訂單同期急劇銳減,直接導致了國內相關行業陷入困境,尤其紡織業。據悉,從去年底至今,國內紡織業受到美國金融危機影響生產銷售陷入艱難境況。
目前,對中小企業來講,融資難題成為社會各界繼國內宏觀調控和華爾街金融危機的“衍生”話題。目前,企業的貸款成本、融資成本提高了,現在即使融資成功,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比較高的。
除了銀根緊縮,企業融資困難外,人民幣升值也直接影響著國內制造業和外貿出口行業。對于實業,人民幣升值太快了,輕易接單就意味著虧本,當前情況,要么接單承受虧本的后果,要么停產。
此次美國金融風暴確實使中國制造業很受傷,但是與此同時,金融危機將進一步促使中國制造實現向中國創造轉變,使得中國產品的自主創新道路越走越寬。
中國從2007年年中開始,出口的訂單一直呈現下降趨勢,中國制造業遭遇“寒冬”。中國民族制造業若想得到發展,單靠低廉的勞動力越來越行不通了。因此中國制造業必須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走國際化道路。中國企業必須堅持品牌獨立、自主研發,走出國門,賺取外匯,用于國內稅收,而國家財政加大對企業支持,形成良性循環。
現在金融危機使得全球經濟下滑,物件成為了每個消費者首要考慮的因素,國外很多品牌的產品價格昂貴,對于“中國制造”產品,價格上存在很大優勢。對比全球經濟下滑,中國的金融穩定,未受到金融危機過多影響,另外奧運剛剛成功舉辦,神七剛剛發射成功,這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最好的機會,唯一要把關的是質量,三鹿奶粉事件給了我們很好的提醒。
此前剛剛結束的“研祥inside”新聞發布會正是研祥集團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第一步,給遭遇“寒冬”的中國制造業以新的希望。研祥號召所有中國準備做全球市場的企業發出這樣一個聲音,在市場全球化的今天,中國企業的品牌、中國企業的產品質量等等已經完全有資格站在世界前沿。”研祥集團董事副總裁樊小寧用震撼人心的話語說出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前景。
如今中國制造業轉型是唯一的出路,制造企業必須改變策略,打開海外市場,走品牌策略,這樣勢必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