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的技術引進關鍵是機電一體化技術、控制技術以及程序設計
http://www.kblhh.cn 2008-10-08 16:31 來源:網絡
紡織機械是整個紡織工業的裝備,紡織機械的技術引進同樣也占到了整個紡織工業技術引進的重頭,故研究將重點分析紡織機械行業技術引進并給出對策。
我國紡織機械行業要從整體利益出發,有一個總體的技術引進規劃,并由紡織協會加強引導,各個引進技術的企業應根據自己的技術和裝備基礎,對所引進的機器大類、型號、技術水平有一個整體的定位。從整體而言,要保證重要的、大類的機種有一個平衡的、提高整體實力的計劃;對企業而言,要有所側重,以避免重復引進技術,產生趨同化現象。
紡織工業是一個多品種、長流程、多機臺的加工工業體系,不像汽車、飛機等是高度集成化的產品,使得紡織機械技術引進國產化有一定的復雜性,因而在選擇機種大類時要考慮以下三個原則:首先要考慮紡織工業急需的;其次是量大面廣的;第三是有較大技術難度,而國內尚無法解決的。根據上述原則,我們認為,在紡織機械技術引進方面,帶有自調勻整的并條機、自動絡筒機、具有高度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無梭織機、具有自動對花功能的印染機,以及計算機控制的染色機等應該是首選對象。
首先,要充分消化引進技術或裝備工藝方面的功能,充分了解制造加工的難點。
為了保證制造中的可靠性,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引進技術的圖紙標準、制造裝備與工裝、材料及其換算或代用、加工技術標準、測試和檢驗標準等,并且從嚴執行標準;充分消化所引進技術和裝備的難點,其中關鍵是機電一體化技術、控制技術以及程序設計。
在消化吸收過程中,要進行技術比較的相關分析,即找出引進裝備中先進的關鍵性技術,同時結合國內的生產情況及使用老設備的技術,進行對比分析,從而進行改進,一方面對引進技術的應用有所拓展,另一方面也對原有老技術和裝備有所提升。經充分消化及對比分析后,要樹立尊重國外先進技術和挑戰國外先進技術的理念,結合本國的實踐經驗,提出適合國情,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點。
現代紡織機械是高速、高效、高度機電一體化的產物,它體現了機械、電氣、光學、控制、信息、計算機技術的交叉和結合。因而,在企業內部,各有關技術部門要相互合作;在外部,要和高校、研究單位相合作;而在有關零部件的國產化過程中,
要采取大協作的方式,這是引進技術國產化成功的重要保證。
內資紡織企業可以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擴大企業規模以增強技術引進的能力;鼓勵內資紡織企業和外資企業形成有機的配套,可以采用補償貿易等方式獲取技術;
跨國公司與內資企業建立分包商或供應商的關系;內資企業可以通過0EM、0DM的形式與外商投資企業的生產形成產業鏈,從而使跨國公司在華的生產不斷延伸,其技術也將會為我所用。
建議調研應包括對供方技術方面的調查、不同國外廠商的報價的比較,這其中包括歷史價格比較、地區價格比較、國外廠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報價比較、相同價格比較、同一個國外廠商在相同時間內對我國不同引進單位的報價進行比較、對供方的資信調查、對供方法律地位的調查,世界各國的專利情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