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用紡織品為紡織產業升級貢獻力量
http://www.kblhh.cn 2008-09-24 10:01 來源:互聯網
在汶川大地震救災過程中,帳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6月1日,國家實施限塑令后,無紡布購物袋成為最流行的購物袋替代品。帳篷和購物袋這兩種今年對老百姓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產品,讓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躍入人們的視野。業內人士分析,產業用紡織品與非織造布行業的發展,能為紡織業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貢獻不小的力量。這篇文章來源于紡織資源,請各位網友直接在瀏覽器中直接輸入紡織資源查看。
近年來,我國產業用紡織品持續快速發展,所涉及的16個領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2007年,產業用紡織品已占紡織品纖維加工總量的15.42%,達到544.32萬噸,增長率為12.97%。非織造布實際產量也突破170萬噸,年增長率達到23.27%。產業用紡織品與非織造布行業的發展,為紡織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理事長朱民儒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產業用紡織品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五個方面。一是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較高的工業增長率為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之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而且今后這仍將是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的原動力。二是我國豐富的原材料供應,國內產業用紡織品已經從過去“大路貨”的低檔產品向富有技術含量的中高檔產品邁進,生產企業在努力嘗試應用新纖維、新材料開發差別化產品,而國內無論是天然纖維還是合成纖維的提供都相對充足。三是生產設備國產化程度增強,盡管國產設備設計水平、加工精度、使用性能上與進口設備還存在差異,但設備價格大大降低,足以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更換設備、改善環境,以產量優勢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四是行業的發展促使企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從業人員的素質得到提高,技術水平也相應提高,能為開發適應市場的新產品做貢獻。五是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對產業用紡織品的重視,通過引導產業結構調整,使得很多經營不好的企業都走向產品結構的轉型。朱民儒還表示,產業用紡織品在許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用途,市場潛力無可限量。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和非織造布市場巨大,約占亞洲消費總量50%以上。我國產業用紡織品2000年~2006年耗用量平均增長率達到17.34%,預計在2010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的消耗將達500~600萬噸。各類非織造布2000年~2006年耗用量平均增長率達到23.69%以上,預計2010年將超過200萬噸。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環保,健康,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共識,這將會給我國的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行業的發展帶來新契機。
在這一背景下,將于今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與中國國際紡織面料(秋冬)博覽會同期舉行的中國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展覽會,將緊緊抓住行業高速發展的契機,及時展示業內的新技術、新原料、新產品,增進原料生產商、設備制造商跨行業間的交流,在建筑、醫療衛生、農業、交通、水利、防護等多個領域尋找合作商機,同時把國外先進的產品技術引進來,給國內企業提供合作機會。展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和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共同舉辦。此次展覽會展覽面積達1.15萬平方米,比上屆展覽會實際展出面積要大。匯集了國內外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領域上百家企業和機構。屆時,比利時、美國、瑞士、意大利、法國等國家和我國香港地區將率團前來參展。展會同期還將舉辦各種技術研討活動。目前國內已經有80多家相關企業報名參展。
據悉,中國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展覽會逢雙年在上海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七屆。展會以突出高新技術在產業用紡織品領域的應用為最大特征,同時兼顧新型產業用紡織品原料的集中展示。經過不斷完善,該展會的展品范圍從原料、機械設備及配件、卷材一直到最終成品,涵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整個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