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電業30年巨變架起“高速路”
http://www.kblhh.cn 2008-09-22 11:59 來源:烏蘭察布
9月18日,在烏蘭察布市集寧區縱橫南北與東西的高速路口北望,嶄新城市生機盎然。作為內蒙古東進西出的“橋頭堡 ”、北開南聯的交匯點,烏蘭察布是連接東北、華北、西北三大經濟區的交通樞紐,也是中國通往蒙古、俄羅斯和東歐的重要國際通道必經之地。改革開放30年,烏蘭察布經濟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濟社會的進步離不開電力工業的持續支持。烏蘭察布電業局自1979年建局起,經過30不斷發展,在5.5萬平方千米的大地上,已形成了500千伏線路縱橫交錯、兩個出口向京津唐地區送電,220千伏線路為主網架,110千伏配網輻射供電的堅強網架結構,為地方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西電東送”鋪架起了電力保障的“高速路”。
尤其是跨入新世紀,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市大力推進“三化”進程,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使得烏蘭察布電業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此,該局鎖定“把地區電網做大,把企業實力做強”的發展目標,開拓創新,地區電網日新月異蓬勃發展壯大。
截止目前,烏蘭察布電業局電網建設總投資達47.4億元,建成變電站77座,主變總容量4408.85兆伏安。其中,220千伏變電站12座,110千伏變電站22座,并已有3座500千伏變電站落戶烏蘭察布大地。2006年12月,率先建成了全國第一座220千伏數字化變電站——四子王杜爾伯特變電站,再一次將國人關注的目光引向了“神舟家園”。
電力工業是地方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晴雨表”,電量銷售則是電力企業發展的“顯示器”。長期以來,烏蘭察布電業局售電量一直呈漸進增長態勢,從2001年以來,地區工業用電大幅攀升,推動電力銷售連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售電量先后突破10、20、40、50、70、90億千瓦時,2008年有望首次突破100億千瓦時大關,縱觀烏蘭察布電業局近年來售電增勢,基本趨向直線上升態勢,售電量強勢增長已位居全區電力系統供電單位前三強。
在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烏蘭察布電業局先后投入資金10.5億元,在1998年至2004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電網改造后,徹底改變了農網結構簡單、安全水平落后、電壓質量低、線損高、電價高的現狀,農牧戶用電全部實現了一戶一表,綜合電價到戶率達到100%。積極推行“三公開、四到戶、五統一”制度,農民生活用電電價每千瓦時下降了0.15元,年減輕農牧民電費負擔4600萬元,戶均90元,使農牧民用上了真正意義上的明白電、滿意電和放心電。
2007年7月24日是永載史冊的日子。這一天,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烏蘭察布在已經實現100%村村通電目標的基礎上,又提前實現了農區戶戶通電的目標。同時,烏蘭察布電業局積極響應國家電網公司關于開展電氣化鄉鎮(村)建設號召,目前已經完成了兩個鎮政府所在地和每個旗縣一個行政村所在地電氣化建設的首期建設目標,推進工作仍在積極進行當中。
在改革開放的30年來,烏蘭察布電業局經過破蠶成蝶的裂變與成長,把一個小企業逐步建設成國家大型二檔供電企業,年售電量凈增72倍,固定資產增長119倍。安全生產連續10年保持無事故記錄,民主評議行風連續6年在全市名列前茅,2008年被地方政府批準為行風民主測評免評單位。企業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單位”、“國家一流供電企業”等多項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