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09-18 14:06 來源:工業控制
在近日舉辦的山東信博會制造業信息化論壇上,山東省制造業信息化專家組組長孟祥旭指出,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會對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山東由經濟大省轉向經濟強省發揮重要作用,也是由山東制造向山東創造的一個必由之路。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興山坦言,在勞動力成本、PPI 成本雙重增長的長期趨勢下,在匯率長期發展趨勢下,中國制造企業除了以管理促變革、向管理要效率,向效率要效益之外,幾乎沒有其它選擇。
王興山在論壇上說,2007年中國的 GDP 達到27萬多億人民幣,在這樣高速增長的背后,一個是出口的拉動,還有一個就是投資。這種方式現在應該說,更多的是一種破壞性的生產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國內現在勞動力成本正在上升,還有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中國的制造業面臨集體寒冬和薄利時代。他認為,中國制造業企業面臨著工業化和信息化雙重挑戰。中國制造業企業應該借鑒國際先進制造業發展經驗,從集群化、信息化、服務化等方面入手,轉變傳統的外延式增長模式,加速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加速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同時通過大規模定制來提升工業化水平,通過實施精益企業戰略,向管理要效益,才能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成功之道。
信息化之于制造業如此重要,那么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信息化呢?長期從事制造業信息化領域的浪潮集團認為,ERP 需要滿足中國制造企業必須解決好三大管理需求:其一,管理柔性問題。中國制造企業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對管理柔性要求很高,支持企業組織重構、業務流程再造、從大規模生產到大規模定制,管理系統必須能夠適應企業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發展需求。其二,行業化問題。中國制造企業本身千差萬別,所具有的規模、所處的行業均具有各自的應用需求,“隔行如隔山”。如何建立一套支持行業特色、可以實現差異化定制的 ERP 非常重要;其三,產業協同問題。當前制造業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競爭,更是產業集群與產業集群、產業鏈條與產業鏈條之間的競爭。新的 ERP 系統必須利用好最新的技術、特別是網絡化衍生出的新技術和新理念,更好的對接產業協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