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近期油價大跌主因和油價走勢
http://www.kblhh.cn 2008-09-03 11:58 來源:新華社
過去一個多月里,國際市場油價終于大幅回落。紐約市場基準原油期貨價格自今年7月11日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后,目前在每桶111美元左右徘徊,累計已下跌約25%。面對油價在瘋漲后猛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心情復雜,既略感放松,又有所擔憂,還有些無奈。
近期油價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油價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慢和高油價抑制消費等因素影響,市場對原油的需求下降,再加上美元升值,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市場的投機炒作風潮有所減退。受次貸危機影響,美國經濟去年第四季度出現負增長,而日本和歐元區經濟今年第二季度也出現負增長。
未來油價走勢專家眾說紛紜
過去一個多月里,紐約市場基準原油期貨價格在7月11日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后迅速下挫,目前累計降幅約為25%。紐約市場油價在直逼每桶150美元大關后急劇回落,是暫時現象還是徹底轉向?對于未來油價走勢,分析人士存在很大分歧。
油價“跳水”無礙節能行動
“風物常宜放眼量”。面對油價的短期波動,原油消費國更應有長遠的眼光。雖然目前各方對未來油價走勢存在分歧,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油價不太可能重回6年前每桶20美元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從保護資源和環境出發,還是從增強能源安全和維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出發,繼續加強節能行動都具有重要意義。
背景資料:國際市場油價主要波動回顧
近40年來,國際市場原油供求關系始終在短缺和過剩之間循環,油價因此也經歷了多輪漲跌周期。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中東產油國采取了減產、禁運、抬價等舉措,油價在不到3個月內從每桶約3美元猛升至約11美元,從而引發第一次石油危機,并導致全球出現戰后最嚴重的經濟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