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08-27 09:29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編者語:發電企業由于近年來電煤價格的迅猛上漲,導致今年上半年全行業發生虧損。國家發改委近期兩次上調電價,以緩解發電企業嚴峻經營形勢。文章通過對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和發電企業面臨困難的分析,提出了擺脫當前困境的措施。
時值盛夏,但近日有關“過冬”的報道相繼在各大網站出現。繼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商華為的CEO任正非第三次警告冬天來了,7月份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云向其員工發出內部郵件,提醒員工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冬天會比想象得更長,要有過冬的信心及思想、物質準備。美國《財富》雜志最近也發表一篇名為《思科準備過冬》的短文,報道科技領頭羊思科削減成本的舉措。
自去年以來由于受美國次貸危機持續蔓延、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揚以及美元繼續走弱的影響,導致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嚴峻。處于全球經濟中的中國經濟,也不能獨善其身: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央行實施貨幣從緊政策、7左右的CPI上漲率、股市下跌,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中國正在遭遇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發電企業由于近幾年電煤價格的迅猛上漲,已提前感受到冬天的寒意。
目前發電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首先,電煤價格大幅上漲和煤質下降大大增加了火電企業的成本,因為在火電企業成本中電煤要占70左右;其次,電煤供應得不到保證,電煤計劃煤比重和兌現率下降,而市場煤的價格電企根本無法承受;再次,發電量減少也影響了企業的銷售收入,主要是受新投產機組迅猛增加的直接影響,發電企業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明顯下降;最后,煤電價格聯動由于國內CPI升幅較大一再推遲。以上結果導致國內五大發電企業今年上半年有四家出現巨額虧損。雖然今年6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電價調整方案,決定自7月1日起將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提高2.5分錢,并且對煤價采取了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但由于電價調整前后,電煤價格又大幅攀升,且升幅遠超電價的上漲,因此這次上調電價,對火電企業來說于事無補,沒有多大影響,虧損面反而急劇擴大。國家對當前電力企業嚴峻形勢非常了解和重視,近日國家發改委又宣布自8月20日起,全國火力發電企業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分錢。這樣今年兩次調價累計可彌補標煤價格105元/噸,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發電企業的嚴重虧損局面,但尚不能彌補今年電企煤價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增加,整個發電企業扭虧為盈還待時日。
面對發電企業嚴峻的經營形勢,筆者認為政府和發電企業在以下幾方面可以有所作為,以盡快擺脫當前面臨的困境,結束漫長的“冬天”:
一、政府部門要穩定煤價,建立、完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
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電力行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僅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大問題,而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穩定密切相關。發電企業的全面虧損將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作為中央企業,發電企業有維護國家經濟平穩發展的義務,但中央企業也有追求利潤、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和提高員工福利的社會責任。在發電企業舉步維艱的時候,解決困境的根本在于:國家應對煤炭價格進行有效干預,建立、完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使電價真正反映上游煤炭成本上漲和電力供需的變化。
二、發電企業要進行電源結構優化,同時降低建設成本
目前發電企業電源結構單一,火電比例過大,受電煤價格影響很大。
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大力開發水電、風電、核電及其他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實現電源結構的進一步優化;積極穩妥地實施“上大壓小”計劃,全面完成小機組關停任務,加快建設60萬千瓦超臨界機組和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實現燃煤機組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升級;延伸電力產業鏈,加快發展包括煤電聯營等多種產業,提高發電副產品利用率,不斷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在新建機組建設過程中,通過科學規劃、優化設計、施工,集中招標等,以降低建設造價,提高競爭力。
三、發電企業要加強管理、內部挖潛,提高生存能力
發電企業必須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強化預算管理、嚴格控制成本。要增強企業和員工的成本觀念、效益觀念和節約意識,形成自覺增收節支的良好氛圍。通過開展增收節支、節能降耗、燃料管理,達到降低發電成本,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實施對標管理,找出企業在經營管理、工程建設、設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進行持續改進,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向管理要效益,通過管理,提高企業的生存能力。
不可置否發電企業已進入了“冬天”,要想安然“過冬”,一定要有過冬的思想、物質準備和應對措施。政府和發電企業要以責任為重,共同應對挑戰;電煤生產和運輸企業要以大局為重,服從國家大局。只有這樣,才能共同擺脫當前發電企業面臨的困境,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強、穩定的能源支持。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讓我們準備好足夠的“棉衣”,度過寒冷的“冬天”,迎接發電企業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