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08-22 10:37 來源:互聯網
編者語:隨著中國紡織業的崛起,隨之而來的是對紡機需求的大幅增加。面對如此好的市場中國的紡機行業“水漲船高”,近幾年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2007年,紡機行業各項指標均得到了一定的增長。據國家統計局對業內936家紡機企業的統計數據估算,全行業產品銷售收入545.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3%;據海關統計紡機進口49.08億美元,同比增長19.74%;紡機出口15.28億美元,同比增長23.54%,中國紡機市場當年容量超過800億元人民幣。如上所述,2007年中國紡機行業抓住了紡織工業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不斷擴大整體生產規模,并在產品技術水平、工藝制造水平、經營管理水平和科技隊伍建設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走向高端
除卻在數量上的可喜成績,在高、精、尖發展趨勢上,紡機行業也逐漸向世界水平看齊。目前,中高水平紡機需求及銷量明顯增加。以棉紡設備為例:清梳聯成套設備銷量已經超過60%,帶集體落紗裝置的細紗機長車年銷售已超過100萬錠,多電機分布驅動粗紗機、高檔精梳機已經形成銷售主流。在追求高效、高產、高自動化的同時,對個性化、高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國產設備難以滿足需求時,大都轉向進口。以無梭織機為例:進口數量達2萬多臺,其中噴氣織機近1.5萬臺。由于國家、地方都出臺了相關的法規與政策,因此,紡機節能減排要求提到議事日程。企業相關產品需求明顯提高,如:高溫高壓氣流染色機銷售增長了3倍。
中國紡機行業的優勢主要有兩個。第一,國際知名的紡織企業多數都在歐盟國家。目前,歐元兌人民幣升值,這樣歐盟的設備進入中國的成本將會大大提高,將會抑制歐盟紡織機械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同時,這促進了中國紡織品的出口,進而拉動中國紡織機械企業的發展。
第二,中國很多紡織企業投資了國外設備,但卻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首先是無法在短期內使幾千人的企業適應這樣的新設備,這不僅發揮不出國外設備優勢,而且造成巨大的浪費。因此,國內設備更適合紡織企業人員素質相對比較低的現實。其次是國外企業售后服務無法滿足中國的紡織企業,尤其是零配件的供應上很麻煩。中國產品的售后服務明顯比外國產品有優勢。
盡管有了一定發展,但是中國紡機行業的總體技術水平低,產品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薄弱,研制開發資金投入不足是不爭的事實。國內基礎工業薄弱,基礎配套件跟不上,影響到紡織機械產品的質量和自動化化水平的提高。
搭上了中國紡織業崛起的順風車,紡機行業有很大進步。然而隨著人力成本增加,中國紡織業的前景并不明朗。中國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杜鈺洲還表示,紡織工業作為傳統密集型產業,長期形成的粗放發展模式,以及與宏觀經濟相聯系的長期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面對新形勢,約占總數2/3的企業遇到了較大的困難。中國紡織行業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從今年開始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將對低利潤的勞動密集型紡織業提出新的挑戰。
紡機行業同樣需要面對紡織行業的尷尬困境,在勞動力優勢逐漸消失的今天,如何繼續走下去。
與國外差距尚存
雖然,中國紡機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國產紡機仍然很難與外國設備同臺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