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08-07 14:10 來源:人民網
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創新高的背景下,中國6月份的原油進出口數據,在整個貿易數據中顯得“鶴立雞群”。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當月出口原油142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5.5倍;與此同時,6月份當月我國原油進口均價沖高至849.1美元/噸,再創近年來單月均價新高。對此,海關總署建議,由于我國對進口原油的剛性需求仍在提高,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和沖擊將變得更為直接。我國需要未雨綢繆,采取各種措施規避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進口:量價激增
海關數字顯示,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原油9053萬噸,同比增長11%,價值649.8億美元,增長85.8%。
那么,是什么因素導致上半年我國原油進口持續“量價激增”呢?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孫永生向記者表示,當前原油進口幅度迅速增長,主要是由于國內需求猛增、上半年供應緊張造成。
近年來,我國石油消費逐年遞增。GDP/石油消費關聯度提高、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企業擁有量快速增加等三大因素共同推高了石油消費。今年,我國國民經濟仍然保持快速發展態勢,與原油相關的汽車、交通運輸等行業的高速發展直接帶動了原油消費和原油進口的猛增。
此外,今年年初國內南方發生冰凍雨雪災害,5月四川等地發生特大地震災害。由于大規模的救援和災后重建工作需要充足的油品供應,國內增加了柴油、航油等油品需求,也導致原油進口的增加。
因此,今年上半年的原油進口貿易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在進口原油的企業中,國有企業進口原油居主導地位。據悉,今年1~5月國有企業進口原油7135萬噸,增長12.9%,占同期我國原油進口總量的93.9%。
專家認為,為了緩解國內油荒不斷侵襲的局面,在油價高漲之時,中國不得不增加進口油料來解決當前的供給短缺。這也導致了今年上半年原油進口均價猛漲。今年6月,我國原油進口均價已沖高至849.1美元/噸,再創近年來單月均價新高。
業內專家普遍預測,盡管國際原油價格將繼續保持上升的態勢,我國今年的原油進口量仍將達到創紀錄數量。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龔金雙表示:“隨著庫存的增加、煉油產能的擴張,今年的原油進口量還會繼續上升,預計今年全年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將會達到48%~49%。”
出口:外資為主
今年1~5月,我國原油出口95.1萬噸。其中,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原油61.5萬噸,占同期我國原油出口總量的64.7%;國有企業出口33.6萬噸。
進入6月后,中國6月份外貿順差減速行駛,在各類出口貿易數字齊刷刷放緩的步伐中,原油出口數字格外耀眼——6月份當月中國出口原油142萬噸,同比大增5.5倍。
因為6月份原油出口的突然猛增,導致今年上半年,我國原油出口達到237萬噸,同比增長30.6%,價值14.2億美元,增長126.9%。而去年同期,我國原油出口量和出口價值增速分別為-39.3%和-48.3%。
在出口原油貿易中,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在出口企業中,外商投資企業為出口的主要力量;二是一般貿易為我國原油進出口的主要貿易方式,主要出口市場是韓國、朝鮮和東盟。那么,原油出口緣何突飛猛進?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稱,中國作為油價的“洼地”因素可以部分解釋原油出口量陡增的原因。尤其是在中國6月20日宣布成品油價格上調之前,中國油價遠低于國際油價,這直接給了石油商減少煉油增加出口的動力。而國際原油價格在一輪上漲后,國際游資必定推波助瀾,推動中國原油出口飆升,利用國內外價差獲利而歸。
盡管出口原油的價值在增長,但總體看來,我國出口的原油價格仍然遠低于進口價格。自去年以來,原油進口價格不斷上漲,繼2007年12月進口均價首次突破600美元/噸后,今年6月進口原油均價達849.1美元/噸。而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原油的平均價格為599.2美元/噸。這意味著,我們的企業正在高價進口原油,低價出口原油。
對此,業內專家不禁擔憂: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并繼續擴大,煉油商為了再次尋求實現損失最小化,可能引發新一輪的出口高潮,導致國內燃油進一步緊缺,除非政府增加直接補貼或批準進一步的價格調整措施。
但也有專家對此持相反觀點。他們認為,當前的原油出口可能跟中國與外國簽訂的一些長期協議有關,協議中的出口量是早就確定好的。
警惕風險
隨著國際油價的飛速上漲,國內原油與國際原油的價差拉大,使得原油進口的動力逐漸減弱,而原油出口的動力大大增強,特別是那些以追逐利潤為目的的外資企業,更會利用各種條件增加原油的出口。一面是國內的需求不斷上升,原油進口攀升;一面是出口獲得更多利益,導致出口不斷增加。這兩點將在一定程度上給經濟帶來沖擊。
[page_break]
“倘若這種狀況不及時解決,將給我國的石油安全帶來巨大危害。”一位業內專家認為,在我國原油不足的情況下,原油的低價出口、高價進口,損害了我國的國家利益和石油安全。他建議,在目前,必須盡快對原油出口采取更為嚴厲的限制措施,當務之急是提高石油資源稅稅率和原油出口關稅稅率,以盡量縮小我國原油與國際原油之間的價差,從根源上消除原油出口的動力。
我國的原油出口關稅非常低。從2006年11月1日起,我國對原油出口開始實施5%的新關稅,國家想以此減弱原油出口的態勢。目前來看,這一目的恐怕很難達到。這一關稅水平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早已顯得非常之低。
在調整原油出口關稅稅率方面,俄羅斯是我們的榜樣。根據國際油價的變化,對原油出口關稅調整最頻繁、調整幅度最大的國家恐怕就是俄羅斯了。2007年10月1日起,俄羅斯將原油出口關稅上調至每噸250.3美元,隨后又調整到每噸333.8美元。2008年4月1日起,再次上調至每噸340.1美元。2008年5月5日,俄羅斯政府又做出決定,6月1日起將石油出口稅增加57美元,達到每噸398.1美元。
通過上調原油出口稅,俄羅斯政府防止了原油出口過快增長,保障了國內油價的相對穩定。因為在原油價格調高以后,原油開采企業無論是將原油出口還是賣給國內的煉油廠,都相差無幾,這使得國內的煉油廠得到了充分的原油供應,進而保證市場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