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07-29 14:30 來源:中國服裝時尚網
“近幾年,國產紡機設備進步很快”,這是用戶對國產設備的普遍評價。2007年,本報組織的印染機械使用狀況調查顯示,我國印染企業擁有國產與進口印染設備數量之比為1.7:1,國產設備在數量上占優勢。記者通過采訪也了解到,不少紡織企業大部分使用的是國產設備,這些設備能滿足基本工藝要求。
然而,用戶普遍反映,在生產高端產品及有特殊工藝要求的產品時,國產設備要么達不到工藝要求,要么就根本不能生產,仍然只能選用進口設備。“大部分國產設備可以滿足常規產品的生產。但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高附加值產品,國產設備往往力不從心。”華皖碳纖維(集團)珠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劉興洪介紹,公司嘗試用國產設備生產寬幅高支高密品種時,就感覺很吃力。另外,不少定位較高的紡織企業仍鐘情于進口設備,在他們眼中,國產設備還難當重任。
具有顯著價格優勢的國產設備,為何難以擔當關鍵角色呢?采訪中,用戶著重指出了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存在的幾個差距。
穩定性可靠性差
采訪中,生產穩定性差是用戶反映最多的問題。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查顯洲告訴記者,在實際使用中,國產自動絡筒機的斷頭率比進口設備高不少,國產精梳機在穩定性上與進口精梳機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一些化纖企業也反映,國產拉絲設備容易造成斷頭,形成小卷裝并影響后道工序生產。
造成國產設備穩定性可靠性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產零部件質量不過關,導致設備整體性能下降。廣東順德金紡集團技術人員介紹,有的皮輥用了幾次就變形了,風機使用兩三個月后就變得噪音很大,使得公司再購進國產設備時慎之又慎。
造成國產設備穩定性可靠性差的另一個原因是自動化程度低。印染環節中對溫濕度的控制等要求非常嚴格,不少印染企業反映,國產印染設備的自動控制功能不完善,如果沒有精確的自動化控制,就很容易出現偏差,影響最終的產品品質。
精度耐用度差
采訪中,不少用戶認為,要保證產品質量,器材起著關鍵的作用,而現階段國產器材與進口產品相比仍有比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突出體現在精度和耐用度上。
山東德州華源紡織有限公司技術主管告訴記者,他們主要生產新型纖維素纖維紗線,對鋼領、鋼絲圈的要求十分嚴格。以生產莫代爾14.6tex紗為例,國產鋼領、鋼絲圈在上機初期,成紗的各項質量指標和進口鋼領、鋼絲圈差別不大;使用到9個月的時候,國產鋼領的成紗質量指標開始下滑,細紗斷頭明顯增加,而進口鋼領的成紗質量指標依然穩定;到12個月時,國產鋼領就要被淘汰,進口鋼領的細紗斷頭依然沒有增加。進口鋼領的適紡性強,細紗成紗質量指標穩定,斷頭數量少,這是讓企業傾心的最主要原因。
除了鋼領、鋼絲圈外,精梳錫林和金屬槽筒的狀況也是如此。格拉夫精梳錫林經過表面處理,不僅可以顯著延長清潔周期,而且使用時間可以達到800~1000個小時,對成紗質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術保證。相比較而言,國產錫林不論是使用壽命還是表面精度,和國外同類產品還有不小的差距。自動絡筒機上的金屬槽筒動平衡要求高,溝槽曲線(即表面粗糙度)要好,溝槽加工精度也要高,國產槽筒在這些方面都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石家莊常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袁部長認為,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在使用壽命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于材質的不同造成的。由于原材料質量不如進口產品,國產器材往往只能使用半年,而進口器材使用壽命為2~3年。濟寧如意印染公司生產設備部主管張洪峰也認同這種觀點。他說,進口印花機的主要機件一般可用到10年以上,而國產印花機的主要機件可能用不到5年就需更換。由于現在設備更新很快,這一點不算很重要,但它反映了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在制造質量上的差距。
效率低能耗高
河南許昌裕豐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劉慶同以該公司使用的進口設備與國產設備進行對比,指出國產設備在效率上與進口設備還有較大差距。
[page_break]
許昌裕豐現在使用的是英國克羅斯羅爾清梳聯,這種設備效率高、故障率低,用工少,產量比國產同類設備高15%,而且成紗質量達到烏斯特公報5%的水平。每天三班生產只需6人,比國產同類設備節省1/3用工。公司選用意大利薩維奧自動絡筒機,該機結頭、換紗均是全自動操作,速度可達1500米/分,比國產設備高1.5倍,而且紗的成型好,結頭質量穩定,一致性好。
安陽昌泰紡織集團總工程師吳祥敏提供了幾組數據:進口梳棉機的產量可達180公斤/小時,而國產梳棉機只能達到80公斤/小時;國產氣流紡設備一般只能紡16支和21支紗,而進口氣流紡設備能紡40支紗。據常山紡織股份公司袁部長介紹,國產織機效率較低,而進口噴氣織機不僅效率高,而且用氣量少,大大節約了成本。
能耗高也是國產設備的一個通病。江陰華宏化纖公司技術人員介紹說,公司早期購進了一臺容積為6噸的國產熔紡設備,之后又引進了一臺容積為20噸的紐馬格熔紡設備,使用后發現,同樣紡1噸原料,國產設備比進口設備能耗高1/3。
單從設備的價格來看,國產設備毫無疑問占據了優勢。從用戶評價來看,一次性投資較少,周期短、見效快,售后服務好,是國產設備的優勢所在。在穩定性可靠性、精度等方面再下工夫,進一步結合用戶需求,發揮區域優勢,相信國產設備也能在高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國產設備一定能替代進口設備,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青島鳳凰印染公司總工程師王福善的話讓我們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