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行業上半年保持較高盈利
http://www.kblhh.cn 2008-07-18 14:54 來源:中華機械網
本報訊國家統計局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受成本持續大幅上升、國家出口政策調整及產能受限的宏觀調控政策影響,鋼鐵行業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出口下降,生產增勢減緩;但受市場需求拉動、鋼材價格不斷攀升影響,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仍保持較高盈利,預計下一階段鋼鐵行業的生產、效益均有望保持一定增幅。
——鋼鐵行業生產增勢減緩。鋼鐵行業自2007年9月生產增速開始減緩,2008年以來緩中趨穩。1-6月份,規模以上企業粗鋼產量2.63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9.6%,同比減少9.3個百分點;鋼材產量3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2.5%,同比減少11.4個百分點。分月看,2-6月份,粗鋼增速在7%-11.5%之間,鋼材增速為11.7%-13.6%,保持平緩中趨穩的態勢。從主要鋼材品種看,板管帶材增長17.4%,長材類(棒線材和型材)生產增長6.9%,長材類低于板管帶材生產增速10.5個百分點。
鋼鐵行業增速減緩,主要緣于成本和政策兩方面影響。
一是成本大幅上漲迫使中小型鋼廠減產。2007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礦石、煤、焦、廢鋼、生鐵等原材料市場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屢創新高,鐵礦石進口合同協議價格在2005年至2007年連續3年分別上漲71.5%、19%、9.5%后,2008年再次大幅上漲。1-4月份,據鋼協統計,大中型國產鐵礦粉采購價格1254元/噸,同比上漲97.7%,冶金焦1760元/噸,同比上漲71.2%;煉焦煤1026元/噸,同比上漲46.6%;廢鋼3062元/噸,同比上漲56%。中小型鋼鐵企業原材料基本上都是以現貨方式采購,成本增加的幅度大多高于大型鋼企,部分中小型鋼企無力消耗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再加上奧運會日益臨近,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大,中小型企業不得不主動限產甚至停產。上半年全國大型企業生產粗鋼2.42億噸,同比增長9.7%;生產鋼材2.16億噸,增長12.8%。中小型企業生產粗鋼2127.5萬噸,增長9%;生產鋼材8413.6萬噸,增長11.7%。與去年同期增速相比,大型企業粗鋼、鋼材增速回落5.8和8.1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回落45.3和19.7個百分點,其回落幅度分別高于大型企業39.5和11.6個百分點。
二是受宏觀調控出口政策影響,鋼鐵出口減少。2007年以來,國家分別于4月15日、6月1日、7月1日和2008年1月1日先后4次降低了大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退稅,并對鋼鐵初級產品、半成品和部分鋼材產品加征出口關稅。鋼鐵出口2007年5月份開始回落,2008年2月份出現大幅下降。據海關統計,今年1-5月份,我國累計出口鋼材2172萬噸,出口鋼坯11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20.8%和96.9%;進口鋼材702萬噸,進口鋼坯8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3.5%和29.3%。合計凈出口鋼材1470萬噸,同比下降27%,凈出口鋼坯3萬噸,同比下降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