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產業,需防 “起大早趕晚集”
http://www.kblhh.cn 2008-07-17 10:05 來源:新華日報
全球能源短缺,風能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能源。我國風力發電產業發展迅速,裝機總容量已居全球第五位,去年增速僅次于美國、西班牙,預計2020年總裝機容量將由現在的589萬千瓦增加到2000—3000萬千瓦,發展潛力巨大。
南京看準了風電產業發展前景,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相關企業及研發單位從兩年前的6家一下猛增到34家,產品涵蓋了風力發電機組關鍵部件,形成了較完整的風力發電產業鏈。如,南高齒風力發電齒輪箱生產規模2006年1500臺套,2007年2500臺套;南汽輪成功研制出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定子,2007年為金風集團配套90臺,并將在江寧開發區科學園成立長風新能源有限公司,運用世界先進技術生產兆瓦級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形成產能4000臺;江標集團完成了德國兆瓦級槳葉制造技術的引進,今年就為浙江運達、新疆金風配套……
發展勢頭似乎很好,但7月11日,在出席該市風力發電裝備行業協會會議時,南京市常務副市長沈健說,南京過去也有起步很早的企業和產品,比如“三樂”洗衣機、“蝙蝠”電風扇、“熊貓”電視機,都曾紅極一時,最后都敗下陣來,原因在哪里?市場經濟很多時候是快魚吃慢魚,如果認為產業前景很好,市場很大,可以閑庭信步慢慢做,就糟了。南京風電產業要從做產品開始到做品牌,再去做標準,要大踏步往前走,占領制高點。同時要盡快形成產業聚集。現在江寧開發區科學園的風電產業園里,已經集聚了中材科技、國電南自、南高齒、南瑞繼保、南京科遠等10多家風電骨干企業,新疆金風科技也要在這里建兆瓦級風電機組總裝公司,還要吸引更多的風電企業來落戶,要在世界風電產業中形成地區品牌,一講做風電就必須到南京。
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操更生則提醒,風電制造業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小中大結合,一味求大不科學。風電產業不僅要面向沿海,做兆瓦級的,也要面向陸上風帶,10KW、20KW的風機也要上。從南京的實際出發,更應該立足600-750KW中型風機市場,這種需求很大,技術也最成熟。這方面,南京蘇耐格廠趟出的路子很成功。這家小廠去年在巴基斯坦順利拿下了300兆瓦風力發電場項目,超過全省風力發電規模,成為全國首個跨出國門建設風力發電場的企業。一期工程50兆瓦就需要西安維德公司600千瓦單機90臺,南高齒的齒輪為之配套,為此維德公司將落戶南京江寧。這個項目會帶來一系列的效應,市場的開拓會越來越大,目前蘇耐格另一個100萬兆瓦風電場國際項目洽談又在順利推進。 俞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