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中國經濟“半年報”
http://www.kblhh.cn 2008-07-02 10:09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按照日程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本月17日舉行發布會,介紹中國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屆時,內外不確定因素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將進一步彰顯。
今年以來,受內外因素影響,中國宏觀經濟一些主要指標多出現回落。初步測算,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1491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同時,工業生產增速減緩,出口投資增幅雙雙回落。再加上外部經濟疲軟等不確定因素,有觀點認為,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后,中國經濟扭頭向下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不過,世界銀行6月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上調對中國2008年GDP的預測值至9.8%,認為在全球經濟增長減弱和充滿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大背景下,中國仍可依靠其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和強勁的國內經濟來支持其經濟增長。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兼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日前預測,今年中國GDP增速將由去年的11.9%回落至10.3%。而上半年經濟增速大致在10.5%左右,比去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但仍處于經濟適度增長區間的上沿。
范劍平認為,下一步宏觀調控應由前一個階段的“控制需求”逐步轉為“穩定需求”。不僅要穩定出口增速,也要穩定投資增速和消費增速。
他認為,從下半年來看,災后重建、能源價格調整刺激能源供給有利于經濟增長,而仍不樂觀的世界經濟形勢以及房地產和汽車市場銷售滑坡將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穩健的財政政策應該加大對災后重建、保障民生和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從緊的貨幣政策要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靈活把握力度、節奏和重點,特別是對災后重建、企業技術進步和設備更新的資金需求,要給予重點支持。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5月份宏觀經濟景氣情況,數據顯示中國宏觀經濟預警指數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113.3的水平,顯示經濟繼續保持在穩定狀態。
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的先行指數下降0.15點,一致指數與上月基本持平,滯后指數上升0.28點,預警指數與上月持平。
一致指數的持平顯示國內經濟仍平穩,但領先經濟當前發展情況6個月的先行指數出現略微下降則顯示,經濟未來發展仍有繼續減緩可能,而且這已經是先行指數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滑。
在先行指數的8組構成指標中,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項目、貨幣供應M2、房地產開發領先指數、國債利率差、工業產品產銷率和消費者預期指數所表現的投資、貨幣、消費和工業生產情況是支撐未來經濟上行的主要因素,而物流指數和恒生中國內地流動指數所代表的經濟活力則出現了下降,這部分是受到了當月的地震災害的影響。
5月份,雖然CPI增幅由4月份的8.3%回落至7.7%,消費者滿意指數也以微升至90.2點。同時消費者預期指數和消費者信心指數分別提升0.4和0.3個點至97.0和94.3,不過由于物價仍運行高位,5月的消費者滿意指數仍遠低于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