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創新高煤炭高漲 廣東工業企業四分之一虧損
http://www.kblhh.cn 2008-07-01 11:37 來源:中國能源網
大宗商品價格強勁的走勢正讓全球工業生產遭受著成本高企的煎熬,而國際油價昨日再次刷新其歷史最高紀錄,并仍在美元走低的支撐下不斷攀升,尚未出現有中止的跡象,似乎意味著成本擠壓利潤的故事仍將在各地上演。在此關口上,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最為成熟的廣東省內的企業虧損大幅擴大,表明成本壓力對企業經營的打擊已經從純粹的擔憂轉變成現實的危機。
煤炭價格半月漲30%
在上周五再次站上140美元的歷史性關口后,國際期貨市場的投資者在本周一開盤就表明了他們認為油價尚未到頂的信心。作為國際油價標桿的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期貨在當地時間昨日早間的電子盤交易中再次刷新了歷史記錄,達到142.94美元/桶。
歐洲市場上的價格增幅比北美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倫敦洲際交易所掛牌的8月份交割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昨日盤中最終上漲至142.80美元/噸的高位。
與此前任何一次上漲一樣,油價作為工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其價格的走高也傳遞到了其他大宗商品上,首當其沖的就是煤炭。根據商務部昨日最新公布的價格數據,中國國內的平均煤炭價格在6月14日時僅為542元/噸,而昨日已達到711元/噸,漲幅高達30%。
類似的走勢還可以在銅、鋁、玉米和小麥等品種中找到。但有色金屬和農產品(000061,股吧)領域的沖擊仍主要限于國際市場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鋁、鋅生產商,其充足的供應使得有色金屬價格受到較大壓力,此外今年以來陸續實施的糧食出口限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將國內外的市場隔離開來。
廣東工業企業
四分之一已陷入虧損
隨著中國最新的經濟運行數據連日來的陸續公布,成本壓力對企業經營的打擊已經從純粹的擔憂轉變成現實的危機。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昨日表示,1~5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3%,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除了已經漸漸消退的美國次貸危機外,來自國外的經濟影響,主要就是指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
盡管全國性工業增加值的小幅回落可以部分理解為短期的波動,但來自中國經濟最成熟地區之一的廣東省的數據更是成本壓力對企業利潤擠壓效應的最直接的證據。
根據廣東省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1~5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小幅增長4.3%,增幅同比回落44.8個百分點,此外,全省有超過一萬家的企業虧損,占全省工業企業的26.0%。虧損額207.96億元,增長49.3%,增幅同比提高25.0個百分點。
廣東省統計局對此作出的解釋是,“受能源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幅低于主營業務成本。
而進一步的分析也證明了基礎商品價格的上漲是拖累整體經濟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主營業務成本增幅高于收入增幅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有色金屬采礦、橡膠制品以及化學原料制品行業。而所有這些行業都是以原油、金屬等主要大宗商品為直接原材料。
不過這也同時表明,基礎材料的漲價尚未明顯傳遞至加工程度較高的行業,盡管此后仍有這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