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季度總體經濟形勢為何能好于預想
http://www.kblhh.cn 2008-04-25 11:11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者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一季度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貿易不平衡的狀況有所改善。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當前總體經濟形勢比預想的要好”。
官員、專家觀點:
●去年以來采取的宏觀調控政策是正確、及時、有效的。
●由于中國制造業產品結構型因素以及在全球市場上的超強競爭力,中國仍將在出口市場上保持領先優勢。
●即使外部經濟增長放緩超出預期,中國國內需求增長較快,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將會在經濟增長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外需縮減帶來的負面影響。
東方網4月25日消息: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我國一季度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當前總體經濟形勢比預想的要好”。
面對國內遭遇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美國次貸危機不斷蔓延和加深嚴峻的復雜形勢,我國首季總體經濟形勢為何能好于預想?對此,專家學者做出了解釋。
消費和投資穩定增長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8.3%,環比下降0.7%。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說,從這組數據看,我國經濟整體是正常的,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增長和投資增速都保持了相對穩定,20%左右的出口增速也是比較強勁的。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國的投資和國內消費有較強增長。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出口增速的放緩將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一定影響。但他認為,目前我國國內需求增長較快,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外需縮減帶來的負面影響,使總需求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845億元,同比增長24.6%;國內市場銷售增長加快,城鄉消費均保持快速增長,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55億元,同比增長20.6%,比上年同期加快5.7個百分點;我國出口增速回落,實際使用外資增長加快,一季度進出口總額5704億美元,同比增長24.6%,比上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
摩根大通中國研究部主管龔方雄說,由于中國制造業產品結構型因素以及在全球市場上的超強競爭力,中國仍將在出口市場上保持領先優勢。即使外部經濟增長放緩超出預期,中國國內需求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長將會在維持經濟增長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例如京滬高鐵已經全面開工,許多城際軌道交通設施也正在加緊建設之中。
物價上漲勢頭趨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在市場調節和國家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導致CPI持續上漲的主要因素——農產品價格開始走穩,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漲幅在大幅回調或減緩,物價持續上漲的勢頭可能已接近尾聲。
龔方雄也認為,下半年我國CPI漲幅應該能回落。
在我國CPI統計中,食品占據34%左右的權重,是最大的一個“板塊”,各類食品價格從3月份以來不同程度地回落和盤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CPI上漲將呈現趨緩勢頭。
[page_break]
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速出現回落,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表明去年以來采取的宏觀調控政策是正確、及時、有效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一季度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貿易不平衡的狀況有所改善。一季度,6大高耗能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8個百分點,高技術工業行業增長值增速則加快0.4個百分點。鋼材、鋼坯及粗段鋼、焦炭及半焦炭等“兩高一資”產品出口顯著下降。貿易順差同比減少49億美元,下降10.6%。
數據顯示,一季度主要經濟總量指標偏快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我國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1.9個百分點;3月末,狹義貨幣供應量、廣義貨幣余額、流通中現金增速則同比分別回落1.6個、1個和5.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