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投資煤礦幾何勝算?
http://www.kblhh.cn 2008-04-18 10:35 來源:證券時報記者蘇言
高煤價下的無奈之舉———電力企業投資煤礦勝算幾何?
面對電煤價格的不斷上漲,已處于行業普遍虧損中的電力企業,近期傳出了許多投資煤礦的消息。而最近發改委公布的《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調研報告》中,則提到鼓勵電力等大型企業兼并重組煤礦,實現煤電一體化經營。
電廠兼并煤礦,這是不是解決電力企業困境的一個好的途徑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呢?對于這個問題,行業專家和企業人士普遍認為,未來是難以確定的,但目前來看,電力企業投資煤礦,更多的是一種在高成本壓力下迫不得已的選擇,其中蘊藏不少風險。
電力行業面臨普遍虧損
2007年電煤平均價格為230.62元/噸,達到歷史最高點,比2006年上升了3個百分點。平均上漲了25元/噸,云南、貴州、四川等地甚至上漲了60元/噸。
2008年,電煤價格平均上漲30-40元/噸,漲幅達到10%。據統計,2008年電力行業的煤炭需求量要超過14億噸,這意味著電力企業至少多支出420億元煤炭成本。
在今年1至2月,發電企業的利潤總額由2007年同期的216.1億元同比下降至95.41億元,下降幅度高達55.85%。九龍電力(600292)一季度業績預告稱同比下降50%以上,漳澤電力(000767)預告一季度虧損7100萬元,是該公司首次出現季度虧損。
2005年,也是因為煤價上漲,電力行業曾出現全行業虧損127億元。一位知名研究機構的資深電力分析師指出,目前電力行業將要面臨的虧損情況,比2005年還要嚴重,尤其是占行業80%份額的火電企業。“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普遍出現業績下降而不是普遍虧損,但是全行業來看,已經出現了普遍虧損。”該分析師表示。同時他認為,在2008年下半年,電價調整是有可能的,“總不能讓電力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吧。”但是他也認為,由于通脹的影響,調整幅度不會很大。
對此,中原證券分析師潘杭鈞有不同看法,她認為今年進行電價調整的可能性不大,對電力企業目前的困境,或許有別的緩解方法。“比如對煤炭價格是不是也可以進行一些宏觀調控?現在電網企業利潤非常高,是否可以壓縮電網企業的利潤補貼給電廠?是否可以提高高耗能行業的電價,而后補貼給電廠等等。”她說,“這都只是我們的猜測。”
投資煤礦屬無奈之舉
近年來,許多電力企業一直都在進軍煤炭,煤炭行業專家李朝林曾表示,發電集團向煤炭行業延伸可以分享煤炭行業的利潤,穩定成本,能夠通過一體化經營來完善產業鏈。
但是,電力行業的專家卻紛紛認為,電力企業去投資煤礦,是一種“無奈之舉”。上述知名研究機構的資深電力分析師表示,“現在煤價這么高,去兼并重組煤礦,需要大量的資金,政府雖然鼓勵,但誰愿意高位接盤?”他說,“現在電力企業對投資煤礦的態度很積極,但我認為是煤價成本下的無奈之舉。”他表示,要徹底把電力企業從困境中解救出來,還是要從推進電力制度改革入手。中原證券分析師潘杭鈞認為,除了資金以外,電力企業去兼并煤礦還有很多問題。“電力企業去做這件事情并沒有優勢,他們也不懂相關的技術,畢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且都非常專業的領域。”同時她提到,安全問題是最主要的問題。“如果不是煤價上漲的成本壓力太大,而電價又一直不能調整,電力企業是沒有需求去投資煤礦的,因為電力行業本來也應該是賺錢的。”潘杭鈞說。
國信證券電力行業資深分析師徐穎真表示,在電企投資煤礦的過程中,還有一個煤價周期性的問題。“電力企業在目前煤價高的時候投資了煤礦,那么以后煤價低的時候怎么辦?這是有很大風險的。但往往煤價低的時候,電力企業也就沒有必要去投資煤礦了。”徐穎真說。
對于投資煤礦行為實屬“無奈”一說,某大型電力企業高管表示,這里面還有一個地方政府導向的影響。“地方給一個項目,往往要求企業將煤、電等配套一起來做,而不僅僅是投資其中一個。”他說。同時他認為,大型電力企業去投資煤礦,資金不是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是沒有管理煤礦企業的人才。“煤礦作為一種生產資源,依然是電力企業很愿意占有的。”
鏈接
電企投資煤礦一覽
3月15日,華能集團稱將投資600多億元,加快在甘肅的煤炭、電力等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推進電力、煤炭、鐵路、化工一體化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3月16日,大唐集團在北京宣布,將投資160億元在陜北能源化工基地開發建設煤電化一體化項目。
3月27日,大唐發電(601991)稱將出資不超過34.272億元,控股51%建設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五間房煤田的東部礦區。該煤田資源儲量約56億噸,總投資額為192億元。
去年5月,大同煤業、大同煤礦集團與國電電力宣布聯手投資煤炭公司,其煤礦產出煤炭按49%比例供應國電電力(600795)投資的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