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利潤下滑不能承受之輕
http://www.kblhh.cn 2008-04-18 10:33 來源:國信證券
電力行業二季度宜減持火電,關注水電龍頭長江電力
●2008年1-2月份,火電行業利潤同比下降75%,毛利率、銷售利潤率分別下降到10.9%和1.8%,創歷史最低;
●2008年1-2月份電力需求增速下滑,發、用電增速從2007年全年的14%下降到11%左右;
●2007年火電行業重點公司年報顯示,銷售凈利潤率最高的華電國際也僅有12%不到,燃料成本普遍占收入的50%以上,因此,若2008年燃煤價格上漲20%,將侵蝕絕大部分利潤,即使下半年上調電價6-8%,全年電價上調幅度也僅3-4%,僅能消化煤價成本上升的40-50%。
發電量增速顯著下滑有因
2007年6月份開始,電力行業累計發電量增速上升到16%以上,11月份開始有所回落,2007年全年發電量增長14.4%,但2008年頭2月發電量增長率下降到11.3%,下降幅度非常顯著。2008年前2月,用電量增速11.93%,2007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4.42%,從增速結構看,居民用電增速高達16.93%,幾乎是歷史最高水平,而各產業用電中第一、第二產業增速下降明顯。輕、重工業用電增速均大幅下挫,尤以高耗能行業為甚。2008年前2月,用電量增速11.93%。分省來看,受天氣、煤炭供應影響,廣東、山西、湖南、江西、貴州等省用電增速大幅下降,由此可見,前2月發用電增速的大幅下降并非僅僅需求本身的問題。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1、工業用電增速大幅下降;2、受雪災影響省份,以及個別煤炭供應不足的省份,電力增速大幅下挫。由此可測算得到:受制于外力因素影響供電的省份,合計用電占全國用電量不足20%,按6-8個百分點的增速受抑制測算,則大約下拉全國發用電增速約1.5個百分點。我們認為,今年頭2月份發電量增速基本正常,可以基本消除表觀數據帶給我們的電力需求不濟的擔憂。
頭季電力需求受雪災影響大
截至2007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7.1329億千瓦,同比增長14.36%,凈投產裝機約9100萬千瓦。考慮到當年關停小火電1438萬千瓦,2007年全國電力基建新增發電裝機約1.0009億千瓦,與2006年全年1.0117億千瓦的投產數基本持平。2008年頭2月投產720萬千瓦,低于2007年頭2月投產量,歷史上看,各月投產數量較不均衡,對全國2008年投產總量的預測,來自國網公司以及其他行業協會的綜合判斷。
全國范圍2007年裝機增長16%,需求增長14.4%,因此,2007年全年設備利用小時數下降210小時,其中,水電上升100小時、火電下降317小時。2008年頭2月水電持平,火電機組發電小時數繼續下降21小時,約3%。
除受雪災影響的貴州、湖南等省利用小時數非正常波動外,頭兩個月份,廣東、華東、山東等省出現利用小時數的明顯回升。我們判斷,2008年開始,利用小時數變化不能再全國一概而論,分區域預測是關鍵,華東區域有望回升,同時內蒙、廣西等省隨著大量裝機投產利用小時下降也在預期之內。行業利潤大幅下滑
從變化趨勢看:2006年火電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6%,2007年前5月利潤總額同比增幅達55%,前8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9.1%,1-11月利潤總額增速則下降到13.5%;而到2008年1-2月,行業利潤下滑高達75%。行業毛利率和銷售利率分別下降到10.93%和1.80%。火電行業利潤2007年以來逐季下滑,主因就來自煤價的持續暴漲。
由于CPI、PPI高企,原本應該實施的電價上調遲遲沒能執行,但人為壓抑價格上漲導致產業扭曲并帶來一定隱患。我們認為,2008年下半年上網電價上調是必然的,這也是火電行業盈利改善的唯一契機。我們認為,只要市場化的電價機制沒有徹底建立,電力行業始終是被動適應煤價變化,很難看到趨勢性上升的曙光,這也是火電行業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原因所在。
在2008年的煤價漲幅預期下,如果電價不上調,盈利能力最強的火電公司也會瀕臨虧損。華能國際在2007年年報推介會上給出2008年煤價控制漲幅18%、并稱很難保證完成該目標。假設該公司2008年燃煤上漲18%,在不考慮外延增長的情況下,凈利潤將下降70%,這尚未考慮2008年貸款利率提高等諸因素。其他如華電、大唐、國投、國電等公司,對煤價的敏感性也不弱于華能,由此可見,火電公司2008年經營前景非常嚴峻。
二季度行業投資策略
火電:全面下調2008年業績預測,二季度仍需觀望。我們認為,2008年下半年必上調電價,從全國平均水平看,6%-8%的上調幅度可以預期。我們認為,2008年全年的平均電價將同比增長3%-4%,除2008年當年有外延式增長的公司外,其他公司毛利率和凈利潤均將有較大幅度下降。
水電:關注長江電力并等待更好的買點。長江電力具有長期投資價值,但短期估值偏高:1、2008年收購機組臺數及形勢尚不明朗,有低于市場預期的可能;2、公司的金融投資項目,隨著股市的走低也有一定幅度縮水;3、短期業績壓力較大,一季報分水效應帶來的業績下降幅度較大。公司目前靜態估值23倍,鑒于公司2008年業績維持增長,更多依靠主業之外,因此公司目前的估值并不便宜。(國信證券徐穎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