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業投資蘊含“多重調整”
http://www.kblhh.cn 2008-04-08 14:29 來源:中華機械網
我國鋼鐵業曾是典型的“投資過熱”領域,直至今日“產能過?!钡年幱耙廊粵]有完全消除。以目前作為一個“定點”向前推一個長時段,圍繞著鋼鐵投資已劃出多條“曲線”,其中包括投資曲線、效益曲線、新增噸鋼投資曲線、自籌資金占比曲線等等方面。仔細分析這些曲線,可以從比較多的
側面折射出我國鋼鐵業多重調整的走向。但從今年前2個月的數據來看,鋼鐵行業投資增長突現30%的幅度,其中又蘊含哪些信號,值得關注。
鋼鐵投資在投資總額中占比:回落至2002年水平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遲京東近日在“我的鋼鐵”投資研討會上說,一定的投資規模,保證了我國鋼鐵業的可持續發展。雖然其間經歷了一段“大煉鋼鐵”的高潮期,但在國家宏觀調控和行業運行的自身調節之下,鋼鐵投資在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中的比重已回落。2007年這一占比僅為1.87%,基本回落到2002年的水平。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鋼鐵投資占全國總投資的占比從2001年的1.37%開始上升,最高峰是在2005年,達到了2.91%,之后開始回落。
從總體來看,這一輪鋼鐵工業投資是“賺錢”的,效益成為鋼鐵投資的保證和目的。從2001年至2007年,中鋼協全部會員企業的投資完成總額超過8000億元,同期它們的毛利總額超過了1.1萬億元。鋼鐵投資基本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相適應。在最近的10年內,鋼鐵工業累計完成投資1.2萬億元,平均每年增長14.84%;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為16.74%。遲京東認為,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帶動了鋼鐵主要產品產能的快速增長,生鐵、粗鋼和鋼材的產能在“十五”期間平均年增幅超過20%。鋼鐵工業技術進步的步伐加快,最直接表現在噸鋼單位投資明顯下降,從“九五”期間平均新增噸鋼投資6499元降至2006年的3971元。
但中鋼協前任負責人吳溪淳提醒說,鋼鐵生產能力繼續擴大的需求空間和前5年的高速擴張相比已經不多了,“應該十分珍惜有限的發展空間”,要強調優化結構第一、總量控制第二。
投資“離散”效益“集中”
據鋼鐵業界的基本估算,近幾年我國鋼鐵業的快速發展,基本解決了國內板帶材生產能力長期不足的問題,但煉鐵、煉鋼裝備結構優化問題尚未解決,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爐只占現有煉鐵能力的40%左右。原因是大型優勢企業的發展速度受限,慢于失控的地方中小企業。
從我國鋼鐵業的投資結構中也可以看出這一問題。遲京東說,2002年前國內重點鋼鐵企業投資完成額的占比一直保持在82%以上,2006年已降至54%左右;而其他非重點中小鋼廠的投資比重則以年均74%以上的速度增長。國內前十位鋼企的投資占比,1996年高達64%以上,到2006年降至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