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煉油業務今年以來仍虧損
http://www.kblhh.cn 2008-04-08 09:20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作為亞洲產能最大的煉油企業,中國石化(12.99,0.53,4.25%,吧)煉油業務因受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掣肘,目前仍在出現重大虧損。在昨天于香港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公司董事長蘇樹林表示,中國石化3月份所生產的汽油每噸損失人民幣2162元,當月生產的柴油每噸損失更超過3000元。昨天發布的年報則顯示,該公司去年煉油業務虧損高達136億元。
蘇樹林表示,成品油價格控制仍將是公司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他同時透露,如果原油價格能夠低于每桶76美元,那么中國石化的煉油業務將可實現收支平衡。但他沒有給出公司第一季度的損失數據。“公司將通過以下措施減少虧損,包括進一步優化煉油結構,充分發揮現有設備多加工劣質油降低煉油成本;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多生產高附加值產品,以及努力提升國家政策限制外的其他煉油產品的價格。”蘇樹林說。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石化上月剛剛獲得補貼123億元,其中49億元計入2007年補貼收入,74億元計入2008年第一季度補貼收入。
此外,蘇樹林還在昨天發布會上表示,去年公司在制定中長期發展戰略時,將國際化列為戰略之一,高度重視,但現階段尚未有注入母公司海外業務的計劃。在被問及增值稅減免的問題時,他回應稱暫時還未接獲任何政策通知。
中國石化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戴厚良則表示,公司新發行200億元公司債券,目的是在改善公司的負債比率,提升直接融資的比例,降低財務費用,其中100億元用于還債,10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因此公司的現金流相對充足。
對中國石化去年的這份“成績單”,各大行看法不一。中銀國際發布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石化去年業績令人失望,主因是勘探及開發業務經營利潤下跌23%至488億元人民幣,低于該行預期16%。盡管公司實現油價上漲,而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舒緩了成本壓力,但特別收益金增長達28%,抵消利好因素。該行將該公司目標價下調,評級則由優于大市下調至與大市同步。
瑞銀則認為,盡管業內憂慮中國石化未來煉油業務或出現虧損,但預期中央政府將繼續補貼其虧損的煉油業務。另外,普光氣田總儲量增加了8.2%,故繼續看好該股前景,維持買入評級。 ( 陳其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