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鋼鐵行業日報
http://www.kblhh.cn 2008-03-19 15:22 來源:世華財訊
一、今日聚焦
1.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焦炭和小型空氣壓縮機征反傾銷稅
歐盟委員會3月17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直徑超過80毫米的塊狀焦炭和小型空氣壓縮機征收反傾銷稅。
根據這項決定,中國向歐盟出口的直徑超過80毫米的塊狀焦炭,如果凈到岸價格低于每噸197歐元,將被征收反傾銷稅;如果高于每噸197歐元,則不征收反傾銷稅。征收反傾銷稅的期限為5年。
在歐盟,這類焦炭產品主要使用在絕緣、絕熱材料制造和鑄造行業。據歐盟委員會估計,歐盟相關企業的生產成本將因為這項貿易保護措施增加1%。
歐盟委員會當天還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小型空氣壓縮機征收最高達77.6%的反傾銷稅,為期兩年。中國輸歐小型空氣壓縮機問題一度在歐盟內部引起極大分歧。2008年2月,歐盟貿易委員彼得曼德爾森力主對中國產小型空氣壓縮機不采取反傾銷措施,但遭到歐盟內部貿易保護主義勢力的反對。
針對中歐貿易摩擦事件,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此前曾表示,中方希望歐盟克制使用反傾銷措施。對于中歐貿易中出現的問題,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協商、合作的方式加以解決。
2.國內煤炭運輸供應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全國人大代表薛繼連認為,雪災造成的電煤供應緊張局面,雖然主要起因于氣候異常變化,但也凸顯中國煤炭行業和煤炭運輸系統發展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兩個月前的低溫冰凍雨雪災害造成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煤電頻頻告急。
在3月11日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薛繼連向媒體表示,僅春節7天長假,朔黃鐵路完成運量281萬噸,比2007年同期多搶運了147萬噸,為緩解電煤需求做出了積極貢獻。這種特大天災的確是小概率事件,但如何建立應急保障機制,需要從戰略安全的高度來認真思考。
忙完搶運電煤會戰之后,薛繼連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優化國有大型煤炭企業發展環境,保障國家煤炭能源供應安全問題。他在向全國人大提交的建議中這樣寫道:雪災造成的電煤供應緊張局面,雖然主要起因于氣候異常變化,但也凸顯中國煤炭行業和煤炭運輸系統發展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建議國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優化國有大型煤炭企業發展環境,合理布局、多元投資,加快煤炭專用鐵路建設。建議盡快建立從煤炭生產、鐵路運輸、發電等各環節的應急保障機制,快速有效地應對突發災害,最大程度保障能源的供應。
也許是職業習慣,薛繼連喜歡從產業鏈的角度思考煤炭產業的深層發展問題。目前,他兼任著中國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朔黃鐵路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雪災發生時正值春節,大部分小煤礦都放假停產,客觀上加劇了電煤供應緊張局面。關鍵時刻,還是神華、同煤和中煤集團等國有大型煤炭企業沖在最前面,加大生產、運輸組織力度,最后有效地緩解了電煤供應問題。
薛繼連代表對中國煤炭產業有著自己的理解:其實,反思教訓比總結經驗更有價值。從這次雪災可以看到,中國煤炭產業集中度偏低,一方面造成資源浪費大、環境破壞加劇、安全保障度差等問題;另一方面,小煤礦的大量存在使得國家能源安全面臨諸多不穩定因素。因此,國家要加快整合小型煤礦的速度和力度,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建立一批安全高效的大型煤炭基地,并實行國家控股。這樣,面對突發災害,國家就能從容調度指揮。
據了解,2007年全國煤炭產量25.23億噸,其中規模以上煤炭企業6,770家,原煤年產量超過千萬噸的企業34家,產量11億噸,僅占全國總產量的45%。神華集團是世界最大煤炭銷售公司,2007年產量2.3億噸,不到全國產量的10%。而世界主要產煤國中,前三四家煤炭企業市場的占有率達到40%以上。顯然,中國煤炭產業集中度偏低,大量小煤礦林立的局面依舊存在,導致中國煤炭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這種劣勢地位不僅體現在國有大型企業的煤炭儲備資源不足、資源整合能力差,也體現在煤炭運輸能力不足方面。對此,薛繼連代表體會深刻:中國大部分煤炭資源集中在西部,而能源需求最緊張的在東部沿海地區。目前,中國西煤東運大通道只有大秦和朔黃鐵路,滿足不了國民經濟發展對于能源的需求。這次電煤搶運會戰中,神華集團就像"訂單式"生產一樣,按照電廠需要的電煤數量與品種需求,煤礦生產、鐵路裝車、港口裝船,都按照這個訂單實施流程作業,效率十分顯著。朔黃鐵路創下了運營7年來日運量突破40萬噸的新紀錄。
對于煤礦、鐵路、港口、電廠一體化,生產、運輸、銷售一條龍的“神華模式”,薛繼連代表對鐵路、港口在能源保障諸環節中的作用體會更深:“在雪災發生時,煤炭運力不足已經凸顯為瓶頸制約。”
眼下,薛繼連最擔心的是,建設標準與大秦鐵路一樣的朔黃鐵路,由于建設集疏運網絡受到限制,不能充分發揮煤炭運輸能力。他鄭重建議,國家進一步促進煤礦、鐵路、港口和電廠一體化的經營模式,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對于能源的需求;充分利用現有鐵路能力,加快既有通道煤炭集運專線的建設,使之成為集、運、疏合理配套的運輸系統,從國家運輸安全戰略的高度,科學布局運煤通道,優化煤炭運輸專用通道的行政審批程序,支持路網多元投資建設與運煤大通道項目配套的煤炭集運專線相關建設,提高煤炭運輸供應的保障能力。
[page_break]
二、宏觀信息
1.中國08年首批煤炭出口配額為3,180萬噸
國家發改委下發2008年第一批煤炭出口配額,共計3,180萬噸,比2007年首批公布的4,200萬噸減少了24%。業內人士指出,限制煤炭出口正是基于對能源保護的策略,這一政策將會一直持續下去。
近年來,中國采取了緊縮煤炭出口的政策,煤炭出口配額逐年減少。2003年,中國煤炭出口配額一度達到1億噸,在2004至2006年三年中,煤炭出口配額一直穩定在8,000萬噸,2007年減少到7,000萬噸,2008年來看,有進一步減少的趨勢。此前有報道稱,2008年中國煤炭出口配額將比2007年下降1,700萬噸,降至5,300萬噸左右。此外,從2006年9月15日起,中國逐步取消了動力煤出口退稅以及免征煤炭進出口關稅的優惠政策,并對國內稀缺的煉焦煤加征5%的出口關稅。
發改委并未公布獲得配額的企業名稱和數量。中國擁有煤炭出口權的企業包括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中煤集團獲得了第一批3,180萬噸出口配額中的1,310萬噸,占41.2%。
三、廠商動態
1.八一鋼鐵07年主要產品均超額完成計劃指標
隨著寶鋼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全面運用,八一鋼鐵的成本和地域優勢正在逐步轉化為效益優勢。公司18日發布年報顯示,07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7.91億元,同比增長43.84%,實現凈利潤3.99億元,同比增長159.67%,
公司全年累計產鋼404萬噸、產材387萬噸,同比增長11.6%和9.3%。主要產品均超額完成計劃指標,并創造了新的歷史最好水平。其中,熱軋板產量達到86萬噸,板材生產比重上升至22.22%;優鋼產量達到27萬噸,生產比重上升至7%,公司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公司2008年經營目標為:產鋼530萬噸、產材5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166億元。
為了有效化解鐵礦石漲價帶來的負面影響,公司高度重視2008年的降本增效工作,將對照寶鋼先進經濟技術指標,結合實際進行細化和分析,制定具體措施。同時,繼續實施資源控制戰略,加強疆內資源控制力度,重點加大在建礦山項目的投入,通過參股和控股方式尋求戰略合作伙伴,整合礦山資源,為公司競爭優勢的持續增強提供資源保障。
2.攀鋼煉鋼廠日產鋼量創新紀錄
在3月16日,新鋼釩煉鋼廠當日共冶煉轉爐鋼127爐,創下了日產鋼量16,615.16噸的歷史紀錄,生產呈現出均衡穩定、經濟高效的強勁勢頭。
煉鋼廠3月份抓住鐵水資源充足的有利時機,確立了“消化鐵水,做大脫硫產能,多產釩渣,做大板坯產能”的生產組織原則,提出了班產大于39爐的目標。
為確保目標實現,該廠要求提釩車間在提釩加料跨5、6號柱子基礎加固期間,做大提釩轉爐產能,充分利用Ⅲ、Ⅳ部脫硫裝置進行半鋼脫硫,為下工序提供合格的主原料;煉鋼車間精心操作,抓好LF+RH精煉工序生產組織,確保品種計劃兌現,為鑄機提供溫度、成分、節奏合格的鋼水;修砌車間做好鋼水罐修砌和運行管理工作,減少“等罐出鋼”次數,提高鋼水節奏合格率,加快物流周轉效率;方、板坯車間根據鋼水節奏,在保證鑄坯質量的前提下,有效杜絕溢漏鋼、斷澆返鋼事故發生,穩步提高鑄機臺時產量和連續澆鑄爐數;維點車間加強設備巡檢及專業點檢,做到備機備品備件數量充足、性能可靠,認真開展設備點檢定修,做好鑄機檢修后的評估工作,確保設備穩定運行。
此外,該廠還根據煤氣質量波動較大對生產的影響,成立了方、板坯區域煤氣保產小組;根據脫硫提釩區域施工與生產交織進行的困難,成立了提釩5、6號柱施工保產小組,負責協調處理施工、生產與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減少施工與生產相互影響。截至16日,該廠本月累計生產轉爐鋼22.1萬噸,比上月同期增加了4.3萬噸,生產勢頭十分強勁。
3.寶鋼一精整分廠厚板機組2月生產創新高
在2月,寶鋼分公司熱軋廠一精整分廠厚板機組完成產量3.5萬噸,創機組月產紀錄。
厚板線是一條投產于1989年的老機組,主要生產強度一般的鋼板,受設備能力局限,平均月產2.5萬噸左右。
隨市場需求的旺盛,2月份,厚板生產合同量大增,計劃產量要求達3萬噸。為此分廠進行了廣泛動員,要求設備作業區重點保證厚板機組設備的正常運行,實行點檢員輪流在家待命保駕值班;合理調整厚板機組人員休假,保證每班有一名操作能力最好的人員;安排好作業計劃,根據剪刃磨損等機組生產情況,合理調整作業計劃,保證機組作業率。
4.青鋼二線廠綜合合格率超計劃0.57%
青鋼第二線材廠貫徹青鋼集團公司工作會議部署,結合單位生產實際,深入開展“降廢減損提質,節能降耗增效”活動,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明顯改善,為青鋼發展做出了成績。
二線廠2月份實現產量40,170噸,超產870噸,主要是通過精心組織,抓過程控制,加強職工操作。通過冷鋼考核促進了半成品尺寸調整的穩定性,降低了中間廢品同時減少了事故穩定了生產。
該廠設備運轉率比計劃超2%。主要是本月通過加強設備點檢和維護,對主機及電器設備進行重點檢查和維護。本月機械、電器設備無事故。另外利用待料時間為加熱爐更換了10個蓄熱室,從而使得設備運轉率比計劃超2%。
該廠用Y系列電機更換了高耗能的J系列電機1臺;對裝輥班加強了嚴格管理,不斷采取技術創新并在線定時給軸承打油,減少了軸承消耗。本月電耗、水耗和工序能耗均較好的完成了計劃。工序能耗降低了3.7千克標煤/噸。
該廠綜合合格率超計劃0.57%。本月主要通過加強過程控制和半成品尺寸調整減少了中間廢品。同時抓好熱裝工作減少了鋼坯“黑印”程度,減少了超負跳閘造成的中間廢品,確保了質量指標的完成。
該廠實際成本3410.5元/噸,比計劃降低了1.49元/噸。其中,電耗降:3.98元/噸。
[page_break]
5.包鋼加大板管新產品的開發力度
包鋼1月份新產品開發成績突出,共開發新產品23個,產量達三萬三千六百多噸。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檔次,是包鋼1月份新產品開發的突出特點。包鋼以P110鋼管為代表的高附加值無縫鋼管和超深沖冷軋鋼板作為重點,加大板管新產品的開發力度,提高板管比。經過科研人員及各成材廠的努力,板管等高利潤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2008年1月,包鋼生產了8種新鋼種鋼管,總計生產新產品5千3百多噸。在板材方面,包鋼著力于管線用鋼、汽車用鋼等專用鋼的開發。為滿足白云鄂博西礦鐵精礦礦漿輸送及供水管線工程用鋼的需求,包鋼開發生產了X65管線鋼。深沖用冷軋薄板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家電等行業。包鋼在2007年冷軋鋼帶批量沖壓試驗獲得成功的基礎上,又研發生產了超深沖板。
包鋼在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加快高附加值產品開發的同時,還著眼于市場需求,兼顧產能和品種,積極開發市場潛力大的品種。在型鋼鋼軌方面,包鋼以鐵路用材為重點,開發新產品,3種鋼軌產品具備批量生產能力。除此之外,1月份,包鋼還加強了“硬線”精品產品的生產,并圍繞螺紋鋼、抽油桿用圓鋼等產品開發做了大量工作,共研發生產了4種線棒材產品。
6.東北特鋼精鍛機直接成材D2鋼工藝試驗獲成功
日前,東北特鋼集團撫順基地對鍛造廠生產的直徑160至180m規格D2鋼出口材進行了新的工藝試驗并取得了成功。新工藝采用精鍛1.2噸錠型直接成材,替代了過去先采用2.1噸錠型精鍛,再與快鍛聯合成材的工藝路線,新的工藝大大緩解快了快鍛機的壓力,并對生產成本的降低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具有重大意義。
本次試驗共采用3個規格6支鋼錠,用錠量7.98噸。此次試驗共實現入庫5.601噸并全部探傷合格,成材率達到了70%以上,比原工藝計劃指標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另外,新工藝試驗的6支錠從加熱到鍛造成材周期大大縮短,生產效率明顯提高。
7.酒鋼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
從投資部門了解到,2008年酒鋼集團公司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安排相關項目19項,其中,節能環保重點項目2項,節能技改5項,粉塵治理9項,綜合利用3項。計劃投資4.52億元,占到年度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8.2%。
總投資分別為2億元、1.5億元的3號、4號焦爐干熄焦工程和酒鋼污水處理廠工程是2008年集團公司節能環保重點項目。干式熄焦可以達到余熱回收、保護環境、提高煉焦煤適應性和焦炭質量的目的。建成后其余熱回收利用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8.5萬噸,同時減少含有有害物質和粉塵的臟蒸汽排放55萬噸/年。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及回用水工程日處理能力為16萬立方米,建成后,可有效緩解水資源供應缺口,實現循環經濟生產方式。
為了節約能源和實現能源的綜合利用,集團公司還分別投資8,000萬元和3,910萬元安排了中板加熱爐改造工程和榆鋼風機、水泵系統電動機節能改造項目。中板加熱爐改造后燒純高爐煤氣,進一步提高熱值低的高爐煤氣綜合利用水平。榆鋼風機、水泵系統電動機節能改造項目則采用國內節電效果較好,技術較先進的智能節電設備,對鐵鋼綜合泵站、煉鐵高爐風機房、軋鋼泵站等進行節電改造,進一步降低電耗,降低成本。同時,2007年開始實施的宏晟電熱公司2號汽輪鼓風機新型節能技術應用改造項目和宏達建材公司2,000噸/天熟料生產線節能技改工程,也將于2008年全部完成,投入生產應用。
總投資超過1.9億元的回轉窯余熱發電及供熱工程、50萬噸礦渣超細粉生產線工程和粉煤灰綜合利用擴建工程,是宏達建材公司打造循環經濟工業園的基礎性項目。回轉窯余熱發電及供熱工程是利用1,200噸/天、2,000噸/天兩臺回轉窯的窯頭、窯尾余熱資源建設一套7MW的低溫余熱發電裝置。目前,該項目已經獲得280萬元的國債專項扶持資金。50萬噸礦渣超細粉生產線工程和粉煤灰綜合利用擴建工程,主要是利用冶金廢渣生產新型建材,實現電廠外排粉煤灰100%處理利用,全面提高酒鋼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這3項工程全部在年內建成投產。
此外,集團公司還安排了選礦工序原料篩分除塵改造、西溝礦腰泉粉塵治理、榆鋼燒結及白灰窯系統除塵改造、翼鋼煉鋼除塵改造等9個粉塵治理項目,進一步降低崗位粉塵污染,實現粉塵達標排放。
8.武鋼礦業公司力爭形成1億噸以上自營鐵礦增儲目標
武鋼的鐵礦石來源主要是國內自產礦石和購買國外資源,其自有礦山分別是大冶鐵礦、程潮鐵礦、金山店鐵礦和靈鄉鐵礦,而進口礦則主要是來自于巴西和澳大利亞。
目前,武鋼的四大礦山除靈鄉鐵礦外,其他三大鐵礦山2005年共自產鐵精礦304萬噸,2006年生產332萬噸,2007年生產343萬噸。武鋼對其四大礦山進行了相應的規劃:
大冶鐵礦通過近3年的工作,該礦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測、航測、大地電磁測和深鉆探等綜合方法,加強綜合研究,2007年年底已完成全部野外工作,目前正在編制普查地質報告,預計增加鐵礦資源量2,300萬噸。
金山店鐵礦該礦已申報了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項目的起止時間為2007年12月至2010年3月,總體目標是在張福山礦床深部開展找礦勘查,預計總費用達3,000萬元,可提高鐵礦資源量2,500萬噸。
程潮鐵礦2005年12月至2007年5月,程潮鐵礦開展了深部擴大資源儲量勘查工作,共施工鉆探3,872米,增加資源量800萬噸。此外,該礦區西區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礦地質條件,預計可增加鐵礦資源儲量4,500萬噸。
靈鄉鐵礦根據武鋼礦業公司的統一安排,靈鄉鐵礦在2006年年底申請了面積為13.6平方公里的鐵礦資源探礦權,已投入資金400萬元進行外圍的找礦工作。
到“十一五”末,武鋼礦業公司力爭形成1億噸以上的自營鐵礦增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