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產業繁榮 機床行業景氣期延長
http://www.kblhh.cn 2008-03-19 14:59 來源:中華機械網
春節過后,記者陸續接到了經常聯系的幾家機床企業宣傳部人員的電話,說公司在2007年取得了不錯的業績,特別是產品出口有了非常大的突破。
大連機床集團車床公司的常風嶺說,2008年1月集團公司已出口的機床近600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3%,尤其是數控加工中心的出口,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61%,延續了2007年下半年產品出口強勁的態勢。據悉,大連機床集團2007年全年出口值達到1.2億美元。
同為行業龍頭的沈陽機床集團去年的出口成績也非常好,全年出口達到1.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此外秦川機床2007年成套產品出口同比增長了300%,出口創匯額達到了900萬美元。
更為可喜的是,機床產品出口結構開始發生變化,不僅一般數控機床出口,高檔數控機床也相繼出口,如四川長征機床集團的GMC2000H/2五軸聯動高速、高精重型龍門加工中心出口美國艾勒德機械工程公司,齊二機床集團的TK6920重型數控鏜銑床打入歐洲市場,濟二機床集團的沖壓生產線出口巴西和美國,等等。
進口替代空間大
對此,渤海證券研究所行業分析師認為,我國機床產品今后進口替代的空間很大。他認為,2007年我國對于金屬切削機床需求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中大型、重型等高端產品上。雖然過去一年我國金屬加工和金屬切削機床的進口數量和進口金額都出現了下降,但是加工中心、銑床的增速仍然為正,顯示我國對于高端機床的需求仍然很強勢。為適應市場需求,我國機床企業研發創新的能力大大提高,產品結構進一步得到了優化,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從市場占有率來看,國內份額占到了我國金加機床市場份額的50%以上,搶回了自己的半壁江山,是2001年以來的首次突破,因此未來我國機床替代進口的空間仍十分巨大。
從具體產品來看,金切機床中市場容量較大的車床的進出口逆差金額并不大,這說明我國自己生產的車床已基本可以滿足自己的消費需要,替代進口的過程已經結束,并已批量出口。而加工中心、磨床、特殊加工機床的進出口逆差金額還相當大,且在金切機床整體和大部分產品進口減少的情況下,加工中心、銑床的進口仍然在增長,可見我國對于加工中心、磨床、特殊加工機床、銑床等高端產品的需求還相當強勁。隨著我國本土企業技術實力、自主研發實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高,這些高端產品將成為進口替代的重點。
從出口方面看,2007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出口16.5億美元,同比增長39.2%,數控金屬加工機床出口5.0億美元,同比增長48.2%,占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金額30.0%。出口的金屬加工機床產值占總產值的16%,與世界平均水平55.22%相比差距甚遠,因此我國機床產品出口的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