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鋼,50年鑄就“競爭利劍”
http://www.kblhh.cn 2008-02-28 10:11 來源:南京日報
1958年2月,周恩來總理親筆簽發文件,批準在南京建設鋼鐵生產基地。于是,就在江北的荒山野嶺中,一座年產10萬噸的小型鋼鐵廠開始建設。
走過50年,如今的南京鋼鐵集團,鋼產量接近600萬噸,2007年實現利潤38億元,上交國家稅金28億元,規模躋身國內鋼廠前20名,而其凈資產利潤率則排在第1位。南鋼,鑄就了應對市場競爭的“利劍”。
第一把劍:創新品種,掙回85%的利潤
【2007年,在全國重點鋼鐵企業中,南鋼的鋼產量排名第20位,實現利潤排第8位,噸鋼利潤排第5位,人均利潤排第4位,凈資產利潤率排第1位。】
投資120億元、被南鋼人喻為“生命工程”的南鋼“十五”重點建設項目在2006年8月建成投產。這個大型技改項目使南鋼告別了對傳統產品的依賴,更高附加值的中厚板(卷)產品全面上馬,其中多項產品替代進口、填補國內空白。
產品結構的調整給南鋼帶來了效益的快速提升。
如今,南鋼的高強板、耐磨鋼、低溫容器鋼等市場看好的高附加值產品正在形成規模,其產品成功打入我國西氣東輸等國內國際市場的世界性標志工程,也成為中石化的石油儲罐板的供應商,去年還被評為建設北京奧運場館有功單位之一。這些創新的品種鋼去年占到總產量的8成,創造的效益超過32億元,占效益總額的85%。
第二把劍:負能煉鋼,成節能減排示范基地
【南鋼新區噸鋼回收煤氣100立方米以上,其回收利用所節約的能源,已經大于煉鋼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總量,實現了負能煉鋼。】
南鋼是我省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已實現高標準的全流程清潔生產,目前,南鋼利用余氣、余壓、余熱等二次能源發電的自發電量已接近企業生產用電的45%。
南鋼運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與世界銀行(代表意大利碳基金)簽署了溫室氣體減排購買協議。這是中國政府在《京都議定書》清潔發展機制下批準的首個提高能效項目,也是世界銀行“碳融資”的首個鋼鐵行業的項目。
今年初,全國高科技節能減排促進中心特向南鋼頒發“冶金行業節能減排示范基地”牌匾。南鋼還提出,煉鋼的環保水平要達到國內先進,污染物總量每年減少3%—5%,做到100%達標排放,并實現100%的水循環。
第三把劍:改制投入,具備世界先進水準
【南鋼建廠前45年和改制后的5年數據對比:稅收——前45年總和為42億元,近5年總和73億元;企業盈利——前45年累計22億元,近5年86億元,5年創造了改制前45年近4倍的利潤。】
2003年8月,南鋼經歷了一場深刻的國有企業“三聯動”改革,民企復星集團獲得南鋼的控股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優勢結合,南鋼完成了由國有獨資企業向非國有控股企業的轉變。
原公司下屬的礦山、醫院、中小學等12個輔體和企業辦社會部分進行改制和分離;公司二級機構由57個減少到37個,機關由22個處室減少到13個部室,中層管理人員精簡40%以上。
改制后企業也拉開了大投入的序幕,截至去年底,企業技改等資金投入了120億元,而前45年的投入總量只有49億元。與此同時,南鋼在技術、裝備、人才、管理等方面已經具備世界先進公司的水準。
改制取得了國家、企業、職工三方共贏的效應,2002年職工人均年收入2.4萬元,2007年人均年收入達到4.7萬元,在全國重點鋼鐵企業中排名第四。
新聞附件:南鋼發展大事記
1958年2月,周恩來總理親筆簽發文件,批準江蘇省在南京建設鋼鐵生產基地。
1996年,鋼產量突破100萬噸;7月,南京鋼鐵廠改制為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同時以其為核心組建南京鋼鐵集團。
2000年9月,南鋼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上市。
2003年,南鋼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實施了“三聯動”改革。改制后的南鋼集團與上海復星集團合資成立了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
2007年,鋼產量600萬噸,實現利潤38億元,在全國鋼鐵行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排名中位居第4名。 (王馨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