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觀2008,看機械行業發展
http://www.kblhh.cn 2008-02-28 09:11 來源:互聯網
2007年1-10月我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1.87%,出口同比增長了40.2%,全行業完成新產品產值11509.11億元,同比增長37%,高于全行業銷售收入增速5.13個百分點,行業依然保持較高的景氣度。
2007年專用設備和交運設備毛利率整體保持穩步上升的趨勢,通用設備毛利率基本維持穩定。由于公司成本控制的加強,裝備技術升級帶來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企業資產運營能力增強,行業整體盈利能力逐步增強。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技術改造,機械行業內企業生產效率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2008年重工業化進程和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將繼續維持機械行業景氣。我們預計我國機械產品未來出口將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由于原材料價格的高企以及競爭的加劇,具有核心競爭優勢以及成本轉嫁能力的企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我們繼續看好專用設備以及交運設備未來盈利增長,通用設備我們看好機床和軸承等子行業。
工程機械行業由于出口和基礎設施建設使得行業需求能夠保持穩定的增長。政策上的支持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保證了機床行業處于快速成長期。考慮目前市場估值情況,我們維持工程機械行業“中性”評級,維持機床行業“增持”評級,個股通過估值比較我們推薦:沈陽機床、柳工、中聯重科以及山河智能。
一、2007年機械行業回顧
1、行業景氣依舊
2007年1-10月我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1.87%,其中工程機械行業為43.95%,石化通用、重型礦山、機床工具、電工電器、機械基礎件、汽車以及其他民用機械行業的增幅均超過了30%;出口同比增長了40.2%,其中工程機械增速達到了60.77%,而石化通用以及重型礦山也都保持了45%以上的增長。1-10月份,全行業完成新產品產值11509.11億元,同比增長37%,高于全行業銷售收入增速5.13個百分點。內需以及出口的強勁增長保證了行業的持續景氣。
2、企業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2007年專用設備和交運設備毛利率整體保持穩步上升的趨勢,通用設備毛利率基本維持穩定,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增強。盈利能力增強主要由于公司成本控制的加強,裝備技術升級帶來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企業資產運營能力增強,從而克服了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上升。
二、08年機械行業前景展望
1、重工業化進程和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繼續維持行業景氣
從世界范圍來看,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推動了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第一次產業結構調整,發生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日本、德國等國家轉移,集中發展半導體、通訊、計算機等技術密集型產業。第二次產業結構調整在20世紀60-70年代,日本、西德等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東南亞國家)轉移,而本國則發展電路、機械、精細化工、汽車等能耗小、附加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第三次產業結構調整,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日、德等發達國家由工業化階段向新經濟時代轉變,制造業開始向中國、印度等國家轉移。
我國目前處于重工業化的中期,產業結構相當于日本60年代中期和韓國80年代初的水平。全球制造業向中國轉移帶動整個機械行業繁榮,而機械行業由于各個子行業發展趨勢等的不同,所處的行業周期也不一樣,總體來看港口機械、紡織機械等處于行業的成熟期,而數控機床、軍工制造等等則處于行業成長的初期。
2、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2007年我國機械行業出口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長,出口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地區。亞洲主要出口國家為日本和韓國,歐洲主要為德國、荷蘭以及俄羅斯,北美洲主要為美國,出口主要對象為產業轉移國。從出口增速來看,我國對發展中國家出口明顯加速,產品性價比優勢明顯,由于這些國家多數處于高速增長時期,未來對機械設備需求增長較快,我們預計我國機械產品未來出口將依然保持高速增長。
3、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提升公司價值
裝備制造業中,技術含量高、盈利能力強的產品基本由發達國家掌握,中低檔產品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然而,通過原始的積累,我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逐步增強,擁有自主技術和品牌的產品越來越多,產品附加值也不斷增加。
國內企業通過自主創新逐步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加上我國產品特有的成本優勢,大量高端機械產品實現進口替代并大量出口。目前,我國在數控機床、工程機械、交運機械等方面的進口替代趨勢明顯,并且出口快速增長。
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不斷取得新進展,2007年1-10月份,全行業完成新產品產值11509.11億元,同比增長37%。重大新產品的研制成功,為國家重大經濟建設項目提供了急需的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減少了設備進口。07年我國機電產品前11個月出口增速明顯高于進口增速,增速差額保持在11%以上,我國機電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逐步增強。
4、子行業分化加大,政策支持行業未來前景廣闊
國家為鼓勵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重大裝備出口退稅率由13%提高到17%,對進口關鍵部件實行關稅優惠,取消進口整機優惠政策,裝備自主化重大工程國產裝備不低于60%,中部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對數控機床、鍛件、模具行業出臺的增值稅先征后返等等。由于原材料價格的高企以及競爭的加劇,具有核心競爭優勢以及成本轉嫁能力的企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我們繼續看好專用設備以及交運設備未來盈利增長,通用設備我們看好機床和軸承等子行業。
三、子行業投資策略
1、工程機械行業:出口和基礎設施建設拉動行業持續增長
鐵路公路建設、水利水電建設、建筑房地產以及能源電力等是工程機械的主要應用行業,對于這些工程的投資將拉動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需求的增長。
伴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交通和資源一直是制約經濟發展的兩大主要問題,未來幾年它們將主導政府的投資方向。這兩方面的投資主要包括鐵路、高速公路、市政工程(地鐵、軌道交通、城市道路等)、機場、港口、水利、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對煤,鐵,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的開發,這些都是工程機械的主要應用行業,它們對整個行業需求將有較大的拉動。并且,這些投資中大多數是經濟長期穩定發展所必須的基礎性投資,受宏觀調控的影響相對較小。同時,不同的產品結構其未來成長速度也將有很大差異,因而,產品結構將決定相關公司未來的成長性。
在出口方面,我國工程機械最近三年的出口年均增長率約為70%,成為行業快速成長的重要動力。目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占全球貿易額比例僅為2%左右,面對巨大的國際市場,憑借較高的性價比優勢,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未來出口將大幅增長。與此同時,我國工程機械進口逐漸減速,主要因為經過近些年的消化吸收,相關工程機械企業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逐漸提升,產品逐漸可以替代進口。穩定的國內需求和出口的大幅增長將使行業保持持續增長,我們預計未來兩年工程機械行業將保持20%-25%的增長,考慮目前行業的估值情況,我們維持行業“中性”評級。
2、機床行業:政策扶持和產業升級帶來投資機會
國家公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都將數控機床作為我國未來重點發展的對象。政府正在制定《數控機床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其指導思想是通過財政、稅務、信貸等支持數控機床產業的發展,提高數控機床研發能力,提高數控機床國內市場占有率。政策上的支持使得機床行業擁有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行業將加速發展。
機床行業的主要需求來自汽車、通用機械、軍工和電子信息四大領域。未來幾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投資重點將在航空航天、船舶、鐵道、重型冶金機械、發電設備以及國防軍工等各行業,這些行業都是機床工具的重點用戶,為機床行業未來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我們預計未來兩年機床行業將保持25%到30%的增長,國產機床的數控化率和國內市場份額將不斷提高,產品將逐步替代國外中高檔產品,行業將迎來高速成長期,維持行業“增持”的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