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7-12-24 14:4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10日,“第九屆環渤海地區民營經濟經貿合作洽談會”在山西臨汾舉行。本次洽談會提出了“建設美好和諧的環渤海”的目標。在當日下午舉行的“中國民營經濟發展高峰論壇”上,集中研討了“節能減排”這一重要課題,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表示,民營企業這樣一個龐大的經濟群體,要在節能減排的工作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民營企業要做節能減排的先鋒”。
黃孟復說,節能減排的最重要的責任在于政府,實施的主體是企業。由于民營企業發展的特點,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生產方式、技術研發、裝備情況相對落后,在節能減排方面任重道遠,需要付出更加積極主動的行動。
“自主創新是解決節能減排問題的根本之路。”黃孟復指出,節能減排的關鍵在于大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按照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大力開發和推廣節能降耗的先進實用技術,尤其是能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鏈接技術;推動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加強產學研相結合,突破制約節能降耗的技術瓶頸,盡快使資源消耗從高增長向低增長、零增長轉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通過產品的相互銜接、補充和資源利用,將節能減排提高到最佳水平。
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并向國內外鄭重提出了我國中期減排目標。
黃孟復認為,在國家節能減排目標指導下,無論是對傳統能源的改造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還是節能技術產業化等領域,都顯露出越來越多的商機,孕育著新產業的發展機遇。
“具有體制和機制優勢、效率和競爭優勢的民營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抓住結構調整的機遇,將成為中國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源和生力軍。”黃孟復說。
黃孟復指出,節能減排工作既要依靠各個企業的自身力量,也需要企業的聯合和行業自律性約束,工商聯要積極引導民營企業為節能減排做出新貢獻。全國工商聯成立了新能源商會和環境服務業商會,以團結更多的民營企業推進中國新能源和環保產業的發展。
他同時表示,國家為達到節能減排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措施,如在產能過剩的領域淘汰落后產能,區域性限批等等,可能會給一些民營企業短期發展帶來影響甚至困難,各級工商聯要主動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積極反映他們的合理訴求,出主意,想辦法,多渠道地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對于那些主動響應節能減排的號召,主動參與政府主導下的產業調整的民營企業,要熱情鼓勵,并協調政府做好相關的服務工作,把民營企業,包括民營企業家和員工的損失降到最小;并為他們找出路,開展新的創業。[page_break]
國家環保總局法規司司長李恒遠在論壇發言中首先就全國目前的節能減排形勢和措施進行了分析和介紹,他在具體就環渤海經濟圈的現狀進行分析時說,隨著環渤海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口不斷增加從而導致排污總量有所增加,環境更加脆弱。目前,環渤海地區現狀的資源環境負荷已處于過載狀態,而且資源短缺常常同生態環境問題交織在一起,水資源嚴重不足、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成為該地區今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今后15年,環渤海地區整體環境資源超載,特別是水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作用將長期存在。
而作為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后的第三個經濟增長板塊——環渤海地區不僅是中國北部沿海的黃金海岸,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沿海發展戰略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同時國家對環渤海地區今后的發展也給予了極高的厚望,因此如何實現環渤海地區經濟環境的和諧發展、安全發展意義重大。
事實上,對于環渤海地區的環境治理問題,一直深受各方重視。1986年,我國第一個海洋環保協作組織——“環渤海環境保護協作租成立”;2001年國務院又批準實施了“渤海碧海行動計劃”,但是時至今日該地區的環境質量不僅沒有得到明顯好轉,到2006年上半年甚至呈現出整體惡化趨勢。
為此,李恒遠認為,環渤海地區環境質量的整體改善必須從幾方面加強節能減排措施。首先要適度控制該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使其與資源、人口環境相協調,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提高經濟效益緊密結合,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從總體上協調好經濟、社會同資源環境的關系,提高資源配置的整體效益,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整治;另外,嚴格控制大耗水、高耗能、重污染工業的發展,科學調整和優化工業布局,在充分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符合生態學原則的框架下分布高能耗產業。只有切實加強這幾個方面的措施,多方協作,以更高的層次、更寬的視野看待環境問題,才能實現節能減耗的目標,保證環渤海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山西省副省長宋北杉、臨汾市市長李天太還就山西省和臨汾市近年來在環境治理、排污減耗方面的經驗和成果進行了具體介紹。據了解,近年來,山西省先后實施了碧水藍天工程,淘汰鋼鐵、電石、小火電、水泥、焦炭、鐵合金6個行業落后產能的專項行動等措施,而就臨汾市來說,去年以來,煤礦企業已經由原來的600多座減少到目前的393座,規模以上焦化企業由116個減少到今年的54個,山西的目標是“十一五”期間即使犧牲1/5GDP也要實現節能減排的預期目標。論壇期間,國務院國資委監事會主席解思忠、天津市工商聯會長張元龍也先后發了言。
山西省政協主席劉澤民,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政文,省人大副主任楊安和,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褚平出席了當天的開幕式和高峰論壇。開幕式和論壇由環洽會組委會主任、山西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會長邊鳴濤主持。(賈林男張華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