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7-12-24 14:02 來源:人民網
今日下午,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法案室主任孫佑海做客人民網,表示發展循環經濟,絕對不是趕時髦,它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種迫切的需要。
孫佑海表示,有的人對發展循環經濟,搞《循環經濟法》不屑一顧,好象我們是趕時髦,我認為這種觀點的確是錯誤的。我們現在搞循環經濟,特別是制定《循環經濟法》,絕對不是趕時髦,是根據我們國家的現實情況,它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種迫切的需要,特別是在當前來說,又是黨中央所抓的節能減排工作的迫切需要。
首先,從資源講,我們國家現階段資源非常緊張。我們需要石油,我們需要煤炭,需要天然氣,需要這些資源來支撐著我們國家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們知道改革開放以來,平均每年的GDP的增長速度都達到9%,經濟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但是由于我們國家科技水平和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得過快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基礎上。如果我們不認真地抓好資源節約工作,我們的資源就難以為繼。大家也看這幾天的報道,比如我們的石油僅這一項,在1993年,由原來的石油出口改為進口,以后進口的速度在不斷加大。發展到今年上半年,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48%左右,就是說,再發展快一點,我們的石油就達到50%依靠進口,這對我們社會經濟發展影響偏大。
其次,污染問題。由于我們經濟增長方式沒有轉變,環保工作還沒有完全到位,所以,在生產發展的同時,污染問題非常嚴重。現在二氧化硫,我們是世界排放總量的第一位,化學需氧量也是世界排放總量的第一位;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們是世界第二。所以我們在污染物排放方面,特別是在水污染排放方面,已經大大超過了環境能量。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很多區域已經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程度。
第三方面,由于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消耗問題,也影響了我們在國際貿易方面的出口。中國加入WTO之后,國際社會出于貿易保護的角度考慮,對我們提出越來越嚴格的要求,如果我們生產的產品不是有益于健康的,或在使用過程當中產生污染,這種產品將來出口就會遇到很大障礙。現在在一些國家,提高非關稅貿易壁壘,特別是用技術壁壘的方式影響我國產品的出口,對我們國家經濟和社會進一步發展壓力非常大。
孫佑海最后表示,我們國家如果不搞資源節約,不搞資源的循環利用,不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我們的經濟發展將是不可持續,我們的社會發展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因此,發展循環經濟絕不是什么“趕時髦”,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緊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