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6-08-15 16:04 《中華工控網》原創
我以為,關于倒閉企業一個抄表工拿到10萬年薪,媒體一定會有跟蹤報道出來,幾天過去了,報道沒有出來;我以為,評論家們應該具備基本的常識,可他們和公眾一樣,被壟斷氣昏了頭,來不及仔細思考就下判斷了。
這一則報道首發于《第一財經日報》,又是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稱,又是某電廠某抄表工云云,典型“莫須有”,新聞報道真的不可以這樣搞。
無論是報道的潛臺詞,還是這些天輿論關于此報道的解讀,意在一個抄表工都拿那么多,其他人只可能更多。實際上,根本沒有多少“其他人”。一個能夠給全體員工開出10萬元年薪的國有企業,絕不會倒閉破產,員工不會同意,主管部門與政府不會同意,企業領導自己更不會同意,因為破產將對他們的前程產生決定性的惡劣影響。
“廠”倒猢猻散,如果不是全員辭退,基本上按照這樣一個順序淘汰員工:先臨時工,后合同工,然后普通工人,然后中層干部,最后是領導干部。這是中國絕大多數同類企業走過的道路。說留下來的人都是高層領導也許不準確,說是既得利益群體卻一定錯不了。
倒閉國企的工資發放程序是這樣的:有關部門會先成立資產清理小組,該企業的一應財政權力全部集中于此小組,經審計折現后的錢物,以先職工后債務的順序處理。通常,比之于龐大的職工安置費與債務,清理折現所得都很微薄。
也就是說,該企業如果還留有一部分人配合清理并在清理后負責看守資產,理論上,所得工資只能由清理小組按照一定標準給予。現實標準并不高。同時,報道中特別提及,這個抄表工得到的是商業保險,無疑,如果是正常工資發放,資產清理小組只可能為他交納社會保險。也就是說,他的工資,還是由原企業發放,并沒有經過清理小組。
這就意味著,一個倒閉國企還在自發工資。倒閉,意味著停止生產;倒閉,意味著財權移交給資產清理小組。在此前提下,既發高標準工資,又買商業保險,只能說明這個企業尚有大量賬外資金沒有被清理!亦稱小金庫。如果小金庫果真存在,也只有少數人知道,并被其攫取。國有企業賬外建賬并私分之算什么行為,是挪用貪污行為!
此時,便不是什么清算壟斷的罪惡了,而是私分國有資產、資金行為了。如果將他們的私分行為定義為發工資,挪用貪污所得就成了合法收入,司法制裁變成了輿論譴責,對于操縱內幕者而言,還有比這更美妙的結果嗎?(許斌)
是誰制造了“年薪10萬”的抄表工?
每月工資6500元,一年發16個月的工資,外加年終獎和兩份商業保險。這是某市一位電廠抄表工的真實收入狀況。雖然他所在的電廠已倒閉,但不妨礙他領取10萬元年薪。而他所需要做的,只是一天抄四次電表。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稱,國有發電企業的人工成本確實大大高于當地的平均工資水平,補貼名目繁多,數額不菲。
一天抄四次電表 年薪十萬你聽說過嗎?
至于農民工,干著最苦最累臟最危險的活,卻拿著最少的薪酬,并且連這一點薪酬都會被拖欠,更是年復一年的“新聞”。兩相比照,一天只抄四次電表,就拿10萬年薪,讓我們如此深刻又如此直觀地明白了什么叫分配不公,什么叫起點不公。
== 網民反應 ==
·電力企業靠壟斷獲得高工資收入, 真是恬不知恥, 現在廣大農民和下崗工,靠行政壟斷企業的高工資高福利真正成了一顆毒瘤和定時原子彈,如果政府不解決這些問題肯定會成為社會不穩定的最大因素.
·希望國家今年強調的收入分配改革能成功。呼吁重視基層工作者的待遇。盼望國家真的能把收入公平注入到各地區和部門,減小富裕地區與貧困地區的同職收入差距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