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5-07-05 11:21 《中華工控網》原創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是社會各環節正常運轉和協調發展的先決條件,對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促進國防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交通運輸建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永久重要內容。
科技進步從來都是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特別是自l8世紀后半葉運輸業應用蒸汽動力率先推動了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科技進步不斷推動傳統運輸方式的升級和新運輸方式是產生,極大地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進步和發展。
隨著計算機、信息、通訊和自控技術的迅速發展,自動控制與信息系統,例如智能交通系統,交通信息化,地鐵輕軌列車自動控制系統,自動檢票、供電、通信系統,高速鐵路信號自動控制系統等,在交通運輸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智能交通系統ITS
ITS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電子控制技術及計算機處理技術等有效的集成運用于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而建立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
目前在國外,ITS已經在公路管理、鐵路(地鐵)運輸及港口、船運、機場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公路交通方面實時ITS可以解決交通狀況的模擬、監測和控制,以及操作員的決策支持、事故處理管理和乘客信息管理等。
·在鐵路地鐵方面,實時ITS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車站內,實時ITS應用于設備管理,如安全、車費管理、自動電梯、乘客信息管理及緊急事件處理。同時,ITS進行車輛的計劃和調度,如火車行使計劃和調度優化。
·在船運方面,對運輸過程中的穩定平衡以及裝卸貨物的順序、位置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應用ITS優化貨物的裝卸方式是很重要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碼頭、港口的運作能力。同樣,在機場方面也存在著類似問題。例如解決貨物的裝卸和移動方式、提高后勤操作、集裝箱管理、乘客信息管理及通道管理等。
·近幾年來.航空領域競爭日趨白熱化,為增強競爭力,采用先進的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統是大勢所趨。
二、交通信息化
交通信息系統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具有豐富的內涵。它主要包括:信息資源及其利用、信息傳輸網絡、數據庫、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技術的產業化、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規和標準等。它可以:
·滿足社會公眾對交通信息的需求
社會公眾對交通信息的需求反映在對客運服務信息、貨運服開信息、交通運輸政策法規、各種審批申請信息、與交通相關的各種信息等方面。
·為交通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交通信息化可以改進運輸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其決策的科學性.優化其資源配置,提高其服務質量。
·滿足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需要
在公路、水運、鐵路、航空等各種運輸方式的建設和管理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信息,也需要大量的信息,如公路建設中的信息、車輛信息、船舶信息、航道信息、港口信息、鐵路場站信息、機場信息等,這些融合在一起,成為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基礎。
·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決策服務
各級交通管理部門在進行宏觀管理、規劃和協調運輸企業、社會公眾關系的過程中,必須了解相關的信息,才能保證工作的科學、順利進行。因此.改進信息資料的獲取更新手段,實現辦公自動化,提高宏觀決策科學性,要求必須推進交通信息的共享工作。通過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發展,提高對交通信息的掌握程度,利用程度,為行政管理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持和技術支持。
三、地鐵輕軌列車自動控制系統(ATC)〕
ATC系統包括三個子系統:ATP--列車自動防護子系統;ATO--列車自動運行子系統;ATS--列車自動監控子系統。
ATC系統是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中的關鍵核心技術。目前,擁有ATC系統成熟技術、成熟產品的只有國外跨國公司,如美國USS、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等。而且,國外ATC系統已從模擬式固定閉塞成熟運行,發展到數字化固定閉塞的完善階段,并進一步開始向無線通信移動閉塞方向發展。
而國內目前尚無自己成熟、可用的ATP、ATO、ATS子系統產品,更無成熟完整的國產化ATC技術和產品。
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TC,可以:
·提高民族工業的技術水準,降低工程造價,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
·促進自動化和信息工業的發展,提升中國的國際競爭力;
·提高民族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培養高素質中技人才;
·節約大量的資金(以上海780公里總長計,可節約資金10-20億人民幣以上,就全國而言,數字更加可觀。)
重點發展的關鍵技術或項目
1、智能交通系統(ITS)
八十年代以來,世界一些發達國家紛紛投入智能交通系統(ITS)的研究和開發,并已形成二十一世紀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方向,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汽車化急速發展,導致交通擁擠、事故增多、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惡化。因此發展自己的智能交通系統非常必要,可有計劃分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
l)完善道路網系統功能,實施主干道(含快速路)的交通監控;
2)加強交通需求管理(TDM);
3)路口渠化。實施信號燈優化配時及相位信號控制;
4)提高公眾服務水平。吸引一部分交通量,實施公交優先道路及優先信號;
5)公交線路網智能調度系統與信息服務系統。該系統運用GPS和計算機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實施運行起迄點的調度,運行期間的控制、突發事件的處理,并向乘客提供實時的車輛運營情況、車輛間隔時間等服務信息。
6)建立城市機動車緊急救援系統;
7)嚴格執法,加強違章處理、實施電子抓拍和電視監視等可見手段;
8)開展動態交通分配理論方法研究.實施集中式交通控制系統軟件的開發。
第二階段:
初步建設以下各系統:
1)城市信息管理系統
該系統按城市GIS數據庫、信息網絡、車輛管理信息等分步建設,不僅為ITS系統提供相關的動、靜態信息,同時也為未來城市提供各項信息服務。
2)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統
該系統由信息采集、信息處理及信息發布三部分組成。
3)微波接入網系統
該系統與交通管理監控系統及交通管理信息系統聯網,提供開放式聯網支持,通過車載單元(微波標識卡)和路邊單元(微波天線及其控制器)有效地采集交通數據,提供信息及交通控制。
3)網絡下的電子收費系統
該系統是車路間信息通信系統,通過微波通信技術實行不停車收費。該系統將在全區域內實現收費路網"一卡通
4)多式聯運管理服務系統
該系統采取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各交通方式的運費、管理、服務系統聯網,為客、貨運輸提供聯運服務,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三階段:
1)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并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現有水平;
2)在城市綜合交通實現規劃、管理、運營智能化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全國各交通方式的綜合運輸規劃、管理運營智能化;
3)城市交通結構趨于合理,公交運量占較大比重;
4)完成車間通信系統;
5)成批生產電動汽車、環保車輛及智能車輛;
6)建立社會化信息服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