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08/12/6 13:16:00
#0樓
氣動技術的中位停止技術與液壓傳動相比,難度要更大。因為液壓傳動通常采用三位四通換向閥,如果選擇中封式的閥體,很容易實現液壓缸的中位停止。但由于氣動控制中氣體可壓縮,故采用一個傳統換向閥很難解決氣缸的在中位停止時的爬行問題。下面將針對氣動控制的特點,討論氣動中位停止的方法。
首先,中位停止指氣缸可以停止在除兩終端位置外的任何一個位置。其次,在進行控制時,盡量保證執行機構可以盡可能的克服氣體可壓縮而帶來的爬行現象,能夠根據控制信號在最短時間內停止,且保持穩定。
在氣動中位停止控制中,有以下幾種選擇:
1. 選擇制動氣缸(鎖緊氣缸),此方法只適用于有桿氣缸。
帶有制動裝置的氣缸叫做制動氣缸,或稱為鎖緊氣缸。制動裝置安裝在氣缸的前端,一般有彈簧制動、氣壓制動和彈簧氣壓制動三種制動方式。
如果氣缸運動到所需位置時,可以通過傳感器驅動制動裝置進行強制制動,其原理類似于汽車手剎,是一種強制的抱死制動方式。雖然這種方式可以使氣缸停止在中位,但由于其屬于機械強制制動,對氣缸的損傷很大,但成本相對較低,壽命短。
2. 選擇氣動伺服技術,此方法適用于所有執行機構。
氣動伺服技術已經有10多年的發展,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如果使用方法恰當,選擇合理的控制器和比例閥,伺服控制精度可以達到0.02mm,已經可以與任何的電伺服控制器媲美,但使用上要比電伺服相對復雜一點。
與電伺服技術一樣,氣伺服技術可以使氣缸停止在任意位置,且精度極高,在進行高精度的裝配工作時,首選伺服控制。但是其成本最高,因為進行氣伺服控制時,必須使用比例閥和高級的控制器。
3. 通過氣動單向閥控制,此方法只適用于無桿氣缸。
如果通過氣動回路的巧妙設計,使用氣動單向閥和最簡單的兩位三通閥既可以完成無桿氣缸的中位停止控制。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研究過兩位三通閥的使用,同樣是兩個兩位三通閥加上兩個氣動單向閥便可以實現中位控制。如圖:
![圖]()
由于氣動單向閥的特殊功能,可以在兩位三通閥全部斷開時,將氣缸內部的氣體鎖住,相當于一個自鎖回路。即,兩位三通閥的信號全為0時,氣缸實現中位停止,穩定且低成本。但這種方法只能適用于無桿氣缸的控制,因為無桿杠的兩個腔室截面積不同,造成對氣缸活塞的推力不同,無法停止住。
以上三種方法都可以實現氣缸的中位停止,但根據應用場合不同,進行相應的選擇。
----------------------------------------------
此篇文章從博客轉發
原文地址: Http://blog.gkong.com/more.asp?id=70606&Name=chinasg23
首先,中位停止指氣缸可以停止在除兩終端位置外的任何一個位置。其次,在進行控制時,盡量保證執行機構可以盡可能的克服氣體可壓縮而帶來的爬行現象,能夠根據控制信號在最短時間內停止,且保持穩定。
在氣動中位停止控制中,有以下幾種選擇:
1. 選擇制動氣缸(鎖緊氣缸),此方法只適用于有桿氣缸。
帶有制動裝置的氣缸叫做制動氣缸,或稱為鎖緊氣缸。制動裝置安裝在氣缸的前端,一般有彈簧制動、氣壓制動和彈簧氣壓制動三種制動方式。
如果氣缸運動到所需位置時,可以通過傳感器驅動制動裝置進行強制制動,其原理類似于汽車手剎,是一種強制的抱死制動方式。雖然這種方式可以使氣缸停止在中位,但由于其屬于機械強制制動,對氣缸的損傷很大,但成本相對較低,壽命短。
2. 選擇氣動伺服技術,此方法適用于所有執行機構。
氣動伺服技術已經有10多年的發展,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如果使用方法恰當,選擇合理的控制器和比例閥,伺服控制精度可以達到0.02mm,已經可以與任何的電伺服控制器媲美,但使用上要比電伺服相對復雜一點。
與電伺服技術一樣,氣伺服技術可以使氣缸停止在任意位置,且精度極高,在進行高精度的裝配工作時,首選伺服控制。但是其成本最高,因為進行氣伺服控制時,必須使用比例閥和高級的控制器。
3. 通過氣動單向閥控制,此方法只適用于無桿氣缸。
如果通過氣動回路的巧妙設計,使用氣動單向閥和最簡單的兩位三通閥既可以完成無桿氣缸的中位停止控制。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研究過兩位三通閥的使用,同樣是兩個兩位三通閥加上兩個氣動單向閥便可以實現中位控制。如圖:
由于氣動單向閥的特殊功能,可以在兩位三通閥全部斷開時,將氣缸內部的氣體鎖住,相當于一個自鎖回路。即,兩位三通閥的信號全為0時,氣缸實現中位停止,穩定且低成本。但這種方法只能適用于無桿氣缸的控制,因為無桿杠的兩個腔室截面積不同,造成對氣缸活塞的推力不同,無法停止住。
以上三種方法都可以實現氣缸的中位停止,但根據應用場合不同,進行相應的選擇。
----------------------------------------------
此篇文章從博客轉發
原文地址: Http://blog.gkong.com/more.asp?id=70606&Name=chinasg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