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淤地壩具有攔泥保土、淤地造田、防洪減災和合理利用水資源等功能,對改善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環境、促進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及減少入黃泥沙的重要作用。據統計,內蒙古自治區水利水保部門先后在中西部地區建設淤地壩二千余座。
各級政府和水利水保部門對此非常重視,依據2018年3月《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年黃土高原地區淤地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精神和5月國家防總印發《關于切實做好黃土高原地區淤地壩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要求。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于2018年下達計劃資金建設《內蒙古自治區淤地壩防汛監控預警系統》,目的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結合淤地壩建設特點,在汛期及時、準確提供淤地壩防汛相關數據及圖像,使淤地壩防汛管理單位及相關責任人能及時了解汛情,采取相應防汛預案,保障下游人民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

-
淤地壩多,位置較為偏僻且分散
-
淤地壩建設較為久遠,部分設施老化
-
早期建設的堤壩未建設溢洪道
-
人工監測,巡視上報存在滯后性
-
24小時實時監測
-
實時預警,及時上報
-
實時數據顯示及分析
-
智能巡檢

淤地壩防汛監控預警系統,實現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監控淤地壩的水位、雨量等水文信息,并將信息通過無線通訊發至后臺監控預警平臺,實現汛情預警顯示及通知、水文數據處理、實時數據顯示及分析等功能,并及時的發送堤壩告警信息給相關責任人和市縣二級預警中心,為防洪抗災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數據,有效的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主要功能:
-
數據采集
-
數據分析
-
數據管理
-
預警通知
-
應急指揮輔助
-
設備管理
-
資料整編
-
系統管理等
采集站方案:
淤地壩作為防汛主要預警監測手段,其要點為:水位、水情的實時數據監測;流域內雨情的實時數據監測;產生汛情時,對壩體防汛點的圖像抓拍;產生的監測數據需要采集、保存及上傳至監測平臺;淤地壩采集監測系統供電保障措施,同時采集信號是采用無線通訊進行上傳,因此無線信號是采集站建設地點的重要。
采集站設施以RTU為核心,配置翻斗式雨量傳感器、雷達水位計、抓拍攝像機、太陽能供電系統以及防雷系統,實現雨情信息、水位信息、現場照片的自動采集和自動傳輸。采集站供電系統采用太陽能浮充蓄電池供電方式。RTU集成了無線通訊模塊,插入UIM卡后做配置即可使用。
采集站系統組成圖:
采集站系統具有以下功能:
☛ 可定時或實時自動采集雨量、水位參數、現場照片、設備狀態參數,采樣間隔可設定
☛ 支持遠程配置修改終端參數
☛ 支持攝像頭4個預置位抓拍圖片
☛ 支持平臺設置圖片抓拍的位置
☛ 支持圖片抓拍的時間間隔(5分鐘-24小時)
☛ 支持本地數據存儲功能

按照國家水利部和防總的要求,建設以內蒙古水利廳防汛抗旱為中心的《內蒙古自治區淤地壩防汛監控預警系統》,該系統具有安全穩定、成熟實用、規范開放等特點,并且可以按照相關標準無縫對接自治區山洪災害防汛預警系統。
通過建設《內蒙古自治區淤地壩防汛監控預警系統》可以實現淤地壩的數字化、信息化、標準化、大數據為一體的淤地壩防汛監控預警系統,可以解決汛期淤地壩下游人民群眾的安全預警,并且為探索淤地壩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的科學依據。

關鍵詞: 淤地壩防汛 防汛監控 防汛監控預警 防汛系統 防汛預警
本文轉自四信物聯網 rtuhttps://www.four-faith.com.cn 官網轉載請標明出處
推薦閱讀:智慧水利https://www.four-faith.com.cn/fangxun/
|